- 拼音版原文全文
僧 礼 补 陀 宋 /释 智 愚 孤 踪 抹 过 海 门 东 ,吴 越 溪 山 几 万 重 。一 拜 起 来 还 一 拜 ,不 知 何 处 见 圆 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起(bài qǐ)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出现或崛起。
孤踪(gū zōng)的意思:独自行走,无人陪伴。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越溪(yuè xī)的意思:越过溪流,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走过海门东,行经吴越之地的重重溪山之景。他不断地礼拜,表达了对佛教圣地补陀的虔诚敬意。诗人通过“孤踪”和“几万重”的描绘,渲染了僧人旅途的孤独与艰辛,以及他对佛法追求的执着。最后一句“不知何处见圆通”,暗示了僧人对佛教智慧的寻求,即使路途遥远,也希望能在此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圆通”(佛教中指心性通达)。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僧人的修行之路和对精神归宿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酉春季哭南汇张啸山师
我朝崇学派,屈指推江浙。
中间有华亭,顾陆开前哲。
几社振云间,忠裕才而节。
流风到王姚,前空后几绝。
崛起有名儒,舒艺谈经室。
渊源出仪徵,南丰更心折。
岿然鲁灵光,好学忘耄耋。
使君亲聘来,江乡奉圭臬。
贱子得所宗,程门愿立雪。
何图绝跻攀,教诲竟不屑。
怅惘失因依,中心常蕴结。
南望斗山高,亲炙一编切。
噩耗忽传来,绛帷悲瑟撤。
为位哭寝门,哀词当表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