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择(bù zé)的意思:不挑选,不选择
不从(bù cóng)的意思:不顺从、不听从、不遵守
颠狂(diān kuáng)的意思:疯狂、癫狂
寒拾(hán shí)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里,艰难地辛苦地捡拾东西。比喻经过辛苦努力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
筋斗(jīn dǒu)的意思:筋斗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动作矫健灵活、转身迅速的特点。
狸奴(lí nú)的意思:指被狐狸迷惑、欺骗的人。
两半(liǎng bàn)的意思:指平分或分割为两部分
普化(pǔ huà)的意思:普通人的化身,指普通人。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十升(shí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或者品质高尚,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者能力非常出众。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笑口(xiào kǒu)的意思:嘴角上扬,表示开心、快乐的样子。
野干(yě gàn)的意思:指野外劳动,特指在田间地头干活。
翻筋斗(fān jīn dǒu)的意思:形容人做事反复无常,态度不定。
师子吼(shī zǐ hǒu)的意思:形容人声音洪亮有力,像狮子一样威严。
- 鉴赏
这首宋朝释梵琮的偈颂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首句“三世诸佛不知有,颠狂普化翻筋斗”看似荒诞,实则暗示了佛性超越世俗认知,即使是佛陀也会以疯狂的姿态进行普度众生。接下来,“狸奴白牯却知有,寒拾相逢开笑口”将佛理与日常生活中的动物形象相结合,狸奴和白牯象征着即使是最平凡的存在也能理解佛法。
“野干鸣,师子吼”运用了比喻,野干代表低微的声音,师子吼则象征佛法宏大深远。后面的“八两半斤,十升一斗”看似在说量词,实则寓言般地强调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不必外求。最后两句“不从他觅,须还自有。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则传达出修行者应内在自省,不依赖外物,如同狗不会因为主人贫穷而离弃,孩子不会嫌弃母亲的不足,体现了佛教中因果报应和亲情的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机锋和生活化的佛法解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