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道 中 宋 /方 岳 重 阳 却 喜 无 风 雨 ,野 菊 迎 人 亦 自 花 。年 去 年 来 秋 又 老 ,江 南 江 北 鬓 将 华 。离 骚 如 此 那 无 酒 ,羁 旅 虽 谙 不 似 家 。但 得 东 篱 堪 种 菊 ,尽 容 吾 子 岸 乌 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来秋(lái qiū)的意思:指事物到了秋天即将结束或衰败的状态。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野菊(yě jú)的意思:指坚强不屈、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人。
迎人(yíng rén)的意思:热情地欢迎人们,对人友好。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注释
- 重阳: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习俗。
无风雨:指天气晴朗,适宜出行。
野菊:野生的菊花。
迎人亦自花:既迎接人们,也是自我开放的花朵。
年去年来:每年重复,表示时间流逝。
秋又老:秋天再次来临,暗示岁月的流逝。
江南江北:泛指中国南方和北方。
鬓将华:形容头发开始变白,象征衰老。
离骚:屈原的长诗,这里借指深沉的忧思。
羁旅:流离在外,旅行或漂泊。
不似家:不像在自己的家中舒适自在。
东篱:源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指自家的篱笆边。
尽容:任由,允许。
吾子:您,对人的尊称。
岸乌纱:摘取菊花,乌纱帽是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代指赏花。
- 翻译
- 重阳节却喜没有风雨,野外的菊花也像是在欢迎人们,它们自己就是花朵。
一年又一年,秋天又来临,岁月催人老,江南江北的人们都已两鬓斑白。
《离骚》这样的诗篇怎能没有酒?虽然我身处异乡,虽然熟悉旅途,却不如在家的感觉。
只要有地方可以种菊花,我就满足了,让你们随意摘下赏花,就像在自家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气(即农历九月初九)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喜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重阳却喜无风雨"一句中,"无风雨"意味着天气晴朗,没有风雨的干扰,这是赏菊的理想天气。"野菊迎人亦自花"则形象地描绘了野菊盛开的情景,它们似乎在主动迎接过往的人,显示出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接着的两句"年去年来秋又老,江南江北鬓将华"表达了岁月匆匆,人生易逝的感慨。"秋"在这里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而"江南江北鬓将华"则是说不论是在长江以南还是以北,都可以见到头发渐渐变白的景象,强调了时光带来的无情变化。
第三段开始,诗人感叹道"离骚如此那无酒",这里的"离骚"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放逐之作《离骚》,而"那无酒"则表达了一种失意、寂寞和对美好事物无法享用的哀愁。接着"羁旅虽谙不似家"一句,诗人通过自称"羁旅"(旅途中的客人),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尽管自己已经习惯了异乡,但总感觉不到家一般的温暖。
最后两句"但得东篱堪种菊,尽容吾子岸乌纱",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依旧能够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安慰——种植菊花。"东篱"指的是家宅的东边围栏,而"堪"则是可以的意思;"尽容吾子"意为能让自己的孩子自由嬉戏于岸边,"乌纱"则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头发在岸边随风飘动的情景。通过这些平凡而温馨的画面,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坚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时光和家园深厚的情感,以及在异乡中的寂寞与温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