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资饥食寒衣者,奚怪丝粮价不昂。
《堤上偶成·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堤上偶成(其三)》。乾隆作为一位热爱文学艺术的帝王,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政治哲学和对民生的关注。
首句“铺路苍黎日觐光”,描绘了君主每日巡视百姓的道路,象征着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君主对于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关怀。这里的“苍黎”指的是广大民众,“日觐光”则暗示了君主每日都能见到民众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君主的勤政爱民之心。
次句“京垓兆亿数犹强”,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庞大人口数量,以及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这里的“京垓兆亿”是夸张的手法,用来形容人口众多,“数犹强”则表达了国家人口众多且依然强大的状态,体现了国家的繁荣与生命力。
接下来的两句“皆资饥食寒衣者,奚怪丝粮价不昂”,则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刻洞察。诗人指出,所有的财富和资源都依赖于那些饥饿的人们和寒冷中穿着单薄衣物的人们。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思考,以及对物价上涨原因的探讨。诗人认为,正是因为底层人民的需求和生活压力,才导致了粮食和丝绸等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也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