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谏草(jiàn cǎo)的意思:指谏言,勇于直言劝谏的言辞。
九辩(jiǔ biàn)的意思:指辩论或争辩时,反方辩论的论点或理由九次都无法驳倒,说明反方的观点极为正确或坚不可摧。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龙化(lóng huà)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或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达到了最高水平。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时芳(shí fāng)的意思:指在适当的时间出现,显得特别鲜艳、美好的人或事物。
铁石(tiě shí)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行洁(xíng jié)的意思:指行为纯洁无瑕,品德高尚。
一龙(yī lóng)的意思:指同一种事物或现象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出现。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者流(zhě liú)的意思:指从事某种职业或行业的人群。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芳”与“洁”的概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屈原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和纯洁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芳”与“洁”视为理想人格的象征,而“离骚”、“远游”则是屈原作品的代称,暗示着诗人对屈原精神的继承与推崇。
“毋据梅花疑铁石”,这句话以梅花的坚韧不拔来比喻高尚品质,提醒人们不应因外界的困难或挑战而动摇内心的坚定。“要只葩什导春秋”,则强调了文学作品在引导社会风气、传递季节更替(即时间的流逝)中的作用,暗示诗人的创作意图不仅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在于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
“一龙化士黄之野”,这里可能借用了古代神话或寓言,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化身为士的英雄形象,隐喻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精神觉醒或人格升华。“九辩怀君屈者流”,“九辩”出自《楚辞》,此处可能指屈原的九篇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或他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期待。
“草谏草时芳以洁”,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在草木生长的季节里,诗人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正义、美好事物的坚持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高尚品质的决心。“我从屈后一相求”,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追随屈原精神,寻求并实践高尚品质的愿望,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芳”与“洁”的探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潘恭叔欲归寿其母夫人谢子畅以事客其馆辞病在告骑招周文显为别仆不得与也作诗寄三兄
伏暑推不去,秋风来何暮。
深居谢巾帻,适意亲杖屦。
缅怀江湖游,怅望南北路。
旧交已如隔,新知孰成故。
庞公非浪出,东野方废务。
共饯献觞人,我病不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