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法(bǐ fǎ)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时的技法和方法。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流芳(liú fāng)的意思:指人的美名留传后世,名声远播。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鼠须(shǔ xū)的意思: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或极为微小的事物。
禊事(xì sh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净身洗浴之事,也泛指清除污垢、犯错误后的悔过自新之举。
虚话(xū huà)的意思:指不实事求是,故意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违背真实性的言辞。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鼠须笔(shǔ xū bǐ)的意思:鼠须笔是指书写字迹潦草、不工整的字迹。
一纸书(yī zhǐ shū)的意思: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
- 鉴赏
这首诗《书兰亭帖后》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兰亭序》这一千古流传的书法艺术作品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千载流芳禊事馀”,开篇即点明了《兰亭序》作为一次文人雅集留下的艺术瑰宝,其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千年,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这里的“禊事”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在水边举行的聚会,而《兰亭序》正是王羲之在这样的聚会中所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次句“鼠须笔法重璠玙”,进一步赞美了《兰亭序》中所展现的精湛技艺。鼠须笔是古代制作毛笔的一种特殊材料,这里用来形容王羲之使用的笔,强调了他运用这种笔法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同时,“璠玙”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一种,象征着珍贵和完美,以此来形容《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表达了对这幅作品的高度评价。
第三句“晋人多喜清虚话”,提到了《兰亭序》所属的时代背景——晋代,一个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时代。这句话暗示了晋人对于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喜好,同时也暗含了对《兰亭序》中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境界的认同。
最后一句“不及兰亭一纸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尽管晋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令人向往,但与《兰亭序》这一纸书相比,那些清虚的话术显得相形见绌。这既是对《兰亭序》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传统书法艺术超越时代局限性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书兰亭帖后》通过对比和联想,不仅赞美了《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玩月
寒月破东北,贾生立西南。
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数星,星名未详谙。
但爱杉倚月,我倚杉为三。
月乃不上杉,上杉难相参。眙?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目常有热疾,久视无烦炎。
以手扪衣裳,零露已濡沾。
久立双足冻,时向股䏶淹。
立久病足折,兀然黐胶黏。
他人应已睡,转喜此景恬。
此景亦胡及,而我苦淫耽。
无异市井人,见金不知廉。
不知此夜中,几人同无厌。
待得上顶看,未拟归枕函。
强步望寝斋,步步情不堪。
步到竹丛西,东望如隔帘。
却坐竹丛外,清思刮幽潜。
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
赠胡禅归
自是根机钝,非关夏腊深。
秋来江上寺,夜坐岭南心。
井凿山含月,风吹磬出林。
祖师携只履,去路杳难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