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风二首·其二》
《古风二首·其二》全文
元 / 清珙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饭饱拂石睡,睡足起閒行。

霭霭孟夏景,新树鸣黄莺

俯仰时物,散诞畅吟情

只此是真乐,何用虚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诞畅(dàn c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快乐、喜悦的样子。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黄莺(huáng yīng)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的女子。

孟夏(mèng xià)的意思:指中国农历五月,也指夏季的开始。

散诞(sǎn dàn)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轻率、随意、不拘束。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夏景(xià jǐng)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景象,也用来形容炎热的气候或景色。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吟情(yín qíng)的意思:吟咏情感,表达内心的感情。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饭后小憩,醒来后漫步于初夏之景中的悠闲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满足。

首句“饭饱拂石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享受过美食后的慵懒姿态,拂去石上的尘埃,躺下小憩,展现了一种自在与放松的生活态度。接着,“睡足起闲行”则描述了诗人从短暂的休息中醒来,开始在周围散步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细节的品味和享受。

“霭霭孟夏景,新树鸣黄莺”两句,以孟夏的朦胧景象为背景,新长的树木间传来黄莺的啼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俯仰玩时物,散诞畅吟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俯身观察,抬头欣赏,诗人与周围的世界互动,从中寻找乐趣和灵感。这里的“时物”既指自然界的事物,也暗含了诗人对当下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散诞畅吟情”则表达了诗人自由洒脱的心态,以及通过诗歌抒发情感的愉悦。

最后,“只此是真乐,何用求虚名”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在他看来,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自由与满足,而非外界的虚名和荣誉。这不仅是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清珙
朝代:元

(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猜你喜欢

芙蓉

紫烟吹断绿萍稀,雾捲轻绡寒月围。

图出冶容香欲起,彩鸾中夜洛川归。

(0)

寄怀虞山髻珠头陀

南畴水涌尚湖平,天畔茅堂傍日明。

半榻琴书高士传,满林松竹道人情。

披云采术寻虞仲,带雨锄瓜访邵平。

一住千秋忘理乱,有时长啸数峰青。

(0)

村居三首·其二

僧来逢雨涨,欲以笠为舟。

行脚非骑马,安心须牧牛。

破村无大树,剩水有清流。

衣絮不忧薄,芦花雪满洲。

(0)

送俞孝廉天目读书

担簦遥度白云层,绝世高峰只见僧。

夜夜龙厓风雨过,山灵常护读书灯。

(0)

寻梅

?绊芒鞋踏冻沙,樵村鱼坞竟忘赊。

忽闻香处溪犹隔,寻着花时日又斜。

纵使月明惟冷淡,莫愁霜苦不精华。

无论异日亲尝子,谈说犹能酸齿牙。

(0)

越王台

辛夷花落海棠开,吴苑春深燕子来。

野衲不关今古事,坐看云过越王台。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