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汉高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秋(bǎi qiū)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活得很长。
高绝(gāo jué)的意思:非常高超或卓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骑虎(qí hǔ)的意思:比喻陷入困境后无法回头,只能勉强应对。
三王(sān wáng)的意思:指三位具有统治地位或权威的王者。
煨烬(wēi jìn)的意思:煨烬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火焰已经熄灭或者灰烬已经冷却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已经消亡或者已经结束。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阳侯(yáng hòu)的意思:指阳刚之气盛,有威严的男子。
智力(zhì lì)的意思:智力超过常人,非常聪明。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辟阳侯(pì yáng hòu)的意思:辟阳侯是指官职高低有别,各有分工的官吏等级制度。
- 翻译
- 连三王的余烬也被焚烧殆尽,子孙们深感耻辱,如同辟阳侯的遭遇。
无人能掌控这无边的智慧,它就像骑在猛虎背上,高傲地屹立了四百年之久。
- 注释
- 煨烬:焚烧后的残余灰烬,比喻过去的辉煌或势力。
三王:古代的三个重要君主,这里泛指历代帝王。
辟阳侯:历史上的人物,此处可能象征着遭受巨大耻辱的典型。
智力:智慧和力量的结合,也可理解为智谋。
骑虎:比喻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像骑在猛虎背上难以下来。
四百秋:四百年,形容时间长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以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和辟阳侯审食其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历史反思。首句“煨烬三王不复收”暗指刘邦推翻了秦朝,终结了三代暴政,但他的子孙并未能长久保持基业。次句“子孙大辱辟阳侯”则提及刘邦的宠臣辟阳侯审食其因贪权失势,最终成为家族耻辱的象征。
后两句“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权力的诱惑如同骑虎难下,即使刘邦再聪明过人,也无法避免后代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暗示了皇权更迭的必然性和历史循环。诗人通过咏史,表达了对权力兴衰、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