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彰义关候驾十首·其三》
《彰义关候驾十首·其三》全文
明 / 王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来章奏满公车,总道遐方困未舒。

君王一出民隐扶杖山东诏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公车(gōng chē)的意思:公车指的是政府机关或者公共机构使用的车辆。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来章(lái zhāng)的意思:指能够提供帮助、支持或指导的人或事物。

民隐(mín yǐn)的意思:指民众因害怕、恐惧而隐匿起来,不敢声张或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遐方(xiá fāng)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或远方的方向。

一出(yī chū)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的发展突然出现,往往带有意外或出乎意料的意味。

章奏(zhāng zòu)的意思:指文章或乐曲的开头部分,也泛指事物的开端或开头。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彰义关候驾十首(其三)》描绘了皇帝对远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体恤。首句"年来章奏满公车",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朝廷中关于地方民生问题的奏章堆积如山,反映出民间疾苦的严重性。次句"总道遐方困未舒"进一步强调了边远地区百姓生活的艰难和困顿。

第三句"君王一出怜民隐",直接表达了皇帝对民众疾苦的深深关怀,他亲自出行,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隐秘的民间疾苦。最后一句"扶杖山东听诏书"则描绘了皇帝在山东之地,手扶拐杖,认真听取官员们的报告,显示出他的勤政爱民形象。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明朝皇帝对基层百姓的关心和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稷民生的忧虑和期待。

作者介绍

王立道
朝代:明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猜你喜欢

送王国器归宣城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妆,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蹄疾,都人争看绿衣郎。

(0)

六和塔

直上浮屠最上头,茫茫渺渺入双眸。

斜阳断雁新秋意,惹起西风一段愁。

(0)

和杜枢密雪·其二

一自金銮陡下坡,更无津可问明河。

云蒸黄野风寒薄,雪皎皓庭幽思多。

高艳未能攀屈宋,寒灰聊复拨阴何。

聚星堂上如相问,竟日长镵对短蓑。

(0)

华严寺

才上华严第一山,倚天双阙不曾关。

白花紫柏漫山路,犹觉桃源在世间。

(0)

三老图既成久欲作诗未果因次任漕韵

我久欲作三老诗,苦无佳句能解颐。

抽轧鄙思成无期,有语欲吐还茹之。

忽得新篇向此诗,恍如春草生谢池。

明珠万斛光陆离,璀璨不减珊瑚枝。

压倒元白头欲垂,直与李杜肩相差,使我手把不停披。

忆昨梅花吐琼蕤,枝头爱日仍舒迟。

虽恨捧觞无翠眉,吾人臭味自相宜,花下清欢聊共追。

嗟我老来意气衰,归心已决不复疑。

虽来江右把一麾,但知痛饮真吾师。

尊前况逢冰雪姿,岂容不醉负屈卮。

二老揽辔方并驰,一气相和如埙篪。

百城感化熏兰芝,不事威怒轰雷椎。

后园探春容我随,开怀笑语何熙熙。

丹青写此一段奇,未羡九老洛水湄。

何日归去山之崖,时命柴车载鸱夷。

相逢径醉莫问谁,饮尽不妨寻酒旗。

(0)

挽应伟节尊人

归来闾里问高年,此日惟公五福全。

三世儒科身及见,四经乡饮众推先。

安时不恨青衫晚,适意还欣綵服鲜。

终始哀荣无可憾,想应含笑入黄泉。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