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夜闻子规》全文
- 注释
- 子规:一种鸟,又称杜鹃,以其悲切的叫声著称。
啼不歇:不停地啼叫。
到晓:直到早晨。
口应穿:形容叫得非常多,仿佛嘴都要磨破了。
况是:何况是。
不眠夜:无法入睡的夜晚。
声声:每一次的声音,连续不断地。
耳边:在耳朵旁边,表示声音非常近且清晰。
- 翻译
- 子规鸟不停地啼叫,直到晨晓嘴应已磨穿。
何况这是个不眠之夜,声声啼鸣萦绕在耳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子规(一种鸟类)的啼叫声,表达了自己夜不能寐的烦躁心情。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邃,通过对夜晚声音的捕捉,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不安。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子规的啼叫声连绵不断,从夜深处一直持续到天亮。这里的“啼”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表现了鸟鸣的细微和连续性。
"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因为失眠而整夜难以入寐,每一个声音都清晰可闻,让人的感觉更加敏锐。这里的“况”字承接前文,强调了这种情况下夜晚的声音更是清晰可辨。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捕捉,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细腻感受的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归,甫抵家门,次儿绶华遽殇。吟咏概绝,两月有馀。小暑日,独坐海幢寺后园,得句
鹤鸣失和只增伤,往复吟成鬓渐霜。
历览死生元可了,岂知人世未能忘。
荒畦野竹新添笋,落日僧寮已爇香。
平日寻常经眼事,今朝惟有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