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站不启扉,环堵蒙蒿榛。
空瓢覆壁下,箪上自生尘。
这首《咏贫诗》描绘了一幅简陋贫穷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困顿与无奈。
“筚站不启扉”,开篇即以“筚站”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门户紧闭、破败不堪的景象,暗示了主人的贫困与孤独。“环堵蒙蒿榛”,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简陋,四周墙壁上覆盖着蒿草与荆棘,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空瓢覆壁下,箪上自生尘”,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家中物品的匮乏与破旧,空荡荡的瓢盖在墙壁下,竹篮上积满了灰尘,生活用品的缺乏与使用痕迹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出门谁氏子,惫哉一何贫”,最后两句则以一个外出之人的视角,对主人公的贫困状态进行了直接的描述与感叹,表达了对贫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咏贫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群英日零谢,并蒂发奇芳。
愿以附驿使,为兄寿且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