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桐无低枝,江鳇无细鳞。
周镛无匿响,秦鉴无留尘。
阴雨交所仇,世疏君乃亲。
黄金众所锢,虏富君乃贫。
大巧纳群拙,誉善逾等伦。
志投岑范辙,或疑聂豫邻。
黄唐慨予怀,俯首一为君。
八垠(bā yí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无边无际。
等伦(děng lún)的意思:指等待对方的消息或行动,不再继续主动追求。
跌宕(dié d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起伏不定,变化多端。
敦信(dūn xìn)的意思:敦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敦指的是恳切,诚恳;信指的是真实,诚实。敦信的基本含义是指态度恳切,言行真实可信。
俯首(fǔ shǒu)的意思:低头向下看或弯腰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屈服。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或疑(huò yí)的意思:表示犹豫、疑虑,不确定或怀疑的心情。
践诺(jiàn nuò)的意思:履行承诺,言出必行
杰士(jié shì)的意思:杰出的人才或英雄人物。
九阊(jiǔ ch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风度非凡,极具威严和威力。
浪莽(làng mǎ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拘束。
秦鉴(qín jiàn)的意思:指通过对过去的事物或事件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推断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结果。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阴雨(yīn yǔ)的意思:指天气阴沉、多雨的情况。
逾等(yú děng)的意思:超过一定范围或限度,超出正常水平或程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关棠的《送别余次襄太守(其二)》,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余次襄太守的敬仰和深厚的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峄桐无低枝,江鳇无细鳞”,喻指余次襄的高尚品格,不屈不挠;“周镛无匿响,秦鉴无留尘”则赞美他的坦荡无私,洞察秋毫。诗人感叹世态炎凉,但余次襄却能亲近贤者,不为世俗财富所困,显示出他的卓尔不群。
“大巧纳群拙,誉善逾等伦”赞扬了他的智慧与美德超越常人,而“敦信变众诡,践诺无逡巡”则表达了他对诚信的坚守和承诺的坚决。最后两句“志投岑范辙,或疑聂豫邻”借用典故,表明余次襄的志向与古代贤者相似,可能有人误解他,但诗人坚信他的选择。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高尚人格的推崇,体现了关棠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泛舟过梁溪,芙蓉水初冷。
折芳渡瑶涧,访竹缘修畛。
飘然陟崇冈,远目时一骋。
川原入遐瞩,一一意先领。
虚壑度松声,阴崖落云影。
秋草荒历山,露叶垂舜井。
湛陆宅久墟,榛翳道全梗。
访古情弥切,怀贤意方永。
下寻漪澜堂,因访招提境。
扫地焚名香,汲泉试新茗。
顿觉心源清,岂惟棼务屏。
重期望太湖,飞步登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