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髯撚欲无,短鬓搔已秃。
《易允升画像赞》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易 允 升 画 像 赞 宋 /杨 万 里 疏 髯 捻 欲 无 ,短 鬓 搔 已 秃 。定 知 得 句 来 ,暗 喜 见 眉 目 。
- 翻译
- 胡须稀疏,轻抚似乎都要消失了
短短的鬓发,已被频繁地抓挠得光秃
- 注释
- 疏髯:稀疏的胡须。
撚:轻轻抚摸。
无:消失。
短鬓:短短的鬓角。
搔:抓挠。
已秃:已经光秃。
定知:必定知道。
得句:得到佳句。
暗喜:暗暗欢喜。
见眉目:显现出来,如同眉眼清晰可见。
- 鉴赏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宋代创作的《易允升画像赞》。诗中通过对比易允升头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长寿和健康的祝福之情。
“疏髯撚欲无,短鬓搔已秃。”两句描写的是易允升头顶的发际稀少,鬓角已经开始秃脱,这是老年常见的生理现象,也隐含着岁月流逝和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
“定知得句来,暗喜见眉目。”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易允升能够领悟诗意并与之交流的欣慰。这里的“得句”指的是理解和感受到诗中的深意,而“暗喜见眉目”则是说即使在面容有所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从眉宇之间读出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易允升外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其健康长寿和精神状态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与被赞颂者的深厚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竹
余家有故园,园中可图录。
天然一派根,一根生两竹。
一长复一短,比之如手足。
长者似乃兄,短者弟相逐。
我见人弟兄,少有相和睦。
竹分长幼情,人岂无尊宿。
将竹比人心,人殆类禽畜。
常记五六岁,不见还呼哭。
及至长大时,妻孥相亲族。
咫尺不相见,相疏何太速。
不顾父母生,同胞又同腹。
旦夕慕歌欢,几能思骨肉。
枉具人须眉,而食天五谷。
静思若斯人,争及园中竹。
前朔宪孔嗣宗太博过孟云近于洛下结穷九老会凡职事稍重生事稍丰者不得与焉其宴集之式率称其名其事诚可嘉尚其语多资嗢噱因作小诗以纪之亦以见河南士人有名教之乐简贪薄之风辄录呈留守宣徽聊资解颐
洛城冠盖敦名教,任是清贫节转高。
见说近添穷九老,从初便不要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