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烟疏柳过隋中,廿四桥边一笛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锦缆(jǐn lǎ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极为华丽、精妙。
青宫(qīng gōng)的意思:指皇帝居住的宫殿,也指皇帝的住处。
文穷(wén qióng)的意思:指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知识和才能。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宣华(xuān huá)的意思:指人的名声与美誉广泛传扬,声名远播。
一笛(yī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游女(yóu nǚ)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女子,多用来形容行踪飘忽、无固定居处的女性。
鱼藻(yú zǎo)的意思:比喻人多且杂乱。
- 鉴赏
这首《隋堤》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隋堤的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澹烟疏柳过隋中”,以淡雅的烟雾和稀疏的柳树勾勒出隋堤的宁静与悠远,仿佛穿越时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接着,“廿四桥边一笛风”一句,将画面聚焦于廿四桥,通过笛声的飘渺,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浪漫,引人遐想。
“游女但知怀锦缆,行人何处问青宫。”这两句通过对比游女的闲适与行人的迷茫,展现了不同人物在面对历史遗迹时的不同心境,游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行人在寻找着什么,却无从得知。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思考空间。
“宣华有泪终成沼,剪綵无情似落枫。”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事件中的“宣华”比作流泪的沼泽,将“剪綵”(可能指装饰品或艺术品)比作无情的落叶枫树,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最后,“独忆词臣频欲吊,薛卿鱼藻是文穷。”诗人提到“词臣”(文人)对历史遗迹的频繁凭吊,以及引用薛卿的《鱼藻篇》来表达对文才枯竭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个人才华的忧虑。
整体而言,《隋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酹江月
自然之道,禀根元、真正精神圆聚。
一点灵光无内外,明彻辉通玄户。
寂淡偏宜,贫闲最好,物外逍遥处。
长长不昧,湛然神室常住。
无论妙奥难穷,须凭慷慨,认把元阳固。
搜取天真勤锻炼,触处般般回顾。
火里莲生,山头焰灭,端的缘相遇。
风仙重会,共游三岛云路。
瑞龙吟.钱塘怀古
佳丽地。寂寞涛响空城,草深荒垒。
龙飞凤舞山神,宛然不复,当时王气。
西湖外,缺岸断桥冷落,几湾烟水。
画船总有笙歌,向甚处,有垂杨可系。
遍野离离禾黍,月观风亭,杳无遗址。
惟有两峰南北,在夕阳里。因思当日,翠辇尝南驻。
二百年、生民同乐,楚中歌舞。一自重华去。
算几□曾经瘦,不似如今最。
辽鹤倘重归,到东门市。怎知城郭,也应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