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记(àn jì)的意思:
(1).卷宗文录。《新唐书·百官志二》:“掌言二人,掌宣传,外司附奏受事者,奏闻;承勅处分,则録所奏为案记。”
(2).登记。《新唐书·百官志二》:“司綵、典綵、掌綵,各二人,掌锦綵、縑帛、丝枲。有赐用,则旬别案记。”百末(bǎi mò)的意思:百末指百分之百,表示完全、全部。
宝月(bǎo yuè)的意思:指珍贵的月亮,比喻宝贵的事物或人。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东皇(dōng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权势极大的人。
华灯(huá dēng)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灯火辉煌之景象,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场面或热闹的气氛。
甲煎(jiǎ jiān)的意思:指第一次煎炒,也比喻初次尝试或第一次经历。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兰烟(lán yān)的意思:兰烟是指兰花的香气,用来比喻高雅、清香的氛围或文化。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庆霄(qìng xiāo)的意思:指庆祝或欢庆天空中的霄汉,形容喜庆、欢乐。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属想(shǔ xiǎng)的意思:指认为别人的言行是对自己的误解或冒犯,产生怨恨之情。
天喜(tiān xǐ)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喜庆景象,也指人们对喜事的庆贺和喜悦。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雪人(xuě rén)的意思:指形容人冷酷无情、没有人情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时宫廷宴会上的盛况,以及对皇太后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与庄严气氛的交织。
首句“东皇今岁艳华灯”,开篇点明了节日的背景——元宵佳节,灯火辉煌,东皇(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也似乎为这节日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接下来,“一雪人天喜气增”一句,不仅写出了雪后初晴的喜悦,更寓意着人间的祥和与幸福。
“烛朗庆霄成不夜”描绘了夜晚的灯火通明,如同庆祝的云霄被点亮,不再有黑夜的遮蔽。“杯圆宝月祝如陵”则通过酒杯与满月的比喻,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深深祝福,如同对山陵的崇敬一般虔诚。
“千枝甲煎莲花吐,百末兰烟芝篆凝”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千枝甲煎象征着节日的装饰与美食的丰富,莲花的绽放寓意着吉祥与美好;百末兰烟则描绘了香烟缭绕的景象,芝篆则是篆刻的香气,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
最后,“覕眼流光频属想,承欢许案记前曾”表达了诗人对皇太后的瞻仰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期待,希望未来能继续在宴会上享受这份尊荣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对皇室成员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春遣兴二绝
不但风饕雨更尤,落英满地诉春愁。
诗人分韵留春处,一句韩诗七个阄。
大都督制侍方岩先生召彭白饮于州治之春野
夕阳花木丹青活,烟月山林水墨昏。
碧缕倦飞萦宝鼎,红波惊涨溢金樽。
掀髯醉接君谟笔,击缶吟招子美魂。
因逐尚方双舄至,亦随桃李入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