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州贡焙新茶》
《湖州贡焙新茶》全文
唐 / 张文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凤辇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gòngbèixīnchá
táng / zhāngwénguī

fèngniǎnxúnchūnbànzuìhuíxiānéjìnshuǐliánkāi

dānhuāxiàojīndiàndòngchuánzòuxīngsǔn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奏(chuán zòu)的意思:传递消息,传达口信

春半(chūn bàn)的意思:指春季的一半,也可引申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凤辇(fèng niǎn)的意思:指皇后或贵妃乘坐的华丽马车,比喻妇女地位崇高或女子容貌美丽。

金钿(jīn diàn)的意思:金针。比喻珍贵而锐利的事物。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吴兴(wú xīng)的意思:指人的情绪、兴致高涨,精神焕发。

仙娥(xiān é)的意思:指貌美而有灵性的女子。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御帘(yù lián)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亲自拉开窗帘,表示一种尊贵、高贵的身份。

紫笋(zǐ sǔn)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或才能超过了自己的年龄或身份。

注释
凤辇:古代帝王所乘华丽的车驾。
寻春:在春天出游赏景。
半醉:饮酒至微醺状态。
回:返回,此处指皇帝游春后回宫。
仙娥:以仙女喻指宫中容貌美丽的女子。
进水:献上清泉水。
御帘:皇帝专用的帘幕。
开:打开。
牡丹花:富贵之花,象征繁荣昌盛。
笑:拟人手法,形容牡丹盛开如笑脸。
金钿:古代女子头饰,多用金银珠宝制成,此处代指皇后的华贵装饰。
动:晃动,因牡丹花盛开而映衬得皇后头饰闪烁生辉。
传奏:古代官员向上级报告或传达消息的动作。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一带,以产茶著名。
紫笋:吴兴特产的一种优质茶叶,以其芽叶色紫形似笋尖而得名。
来:送达,指紫笋茶被送至皇宫。
翻译
皇帝乘坐华贵的车驾在春日畅游微醺而归,
仙女般的宫女轻轻拉开御帘,奉上清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似乎在春日里寻访花开之景,并不自觉地沉醉于大自然的美丽之中。"凤辇寻春半醉回"一句,凤辇即帝王车驾,这里的凤辇被用来比喻诗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游赏花景时的惬意与愉悦。"仙娥进水御帘开"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仙娥(即仙女)进入水中,帘幕拉开,或许是指自然界某种神秘美丽的情景。

接下来的"牡丹花笑金钿动"一句,更具体地指出了诗人所见到的花卉,即牡丹。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与荣华,这里被描绘为笑意盈盈,似乎生命力极强,而"金钿"则形容其颜色之艳丽,如同金饰一般。

最后的"传奏吴兴紫笋来"一句,则带出了音乐和节庆的气氛。紫笋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竹子,吴兴是地名,这里或许是在说诗人在这个地方听到了关于新鲜茶叶的消息,而这种消息如同乐曲般传扬开来。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作者介绍

张文规
朝代:唐

弘靖子,彦远父。裴度秉政,引为右补阙。累转吏部员外郎,官终桂管观察使。工书法。少躭墨妙,备尽楷模。《唐书本传、法书要录序》 
猜你喜欢

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各依韵以答·其一

万籁声沈暮霭收,长河泻浪洗清秋。

遥天千里澹如水,明月一轮光满楼。

随意倾银成胜赏,谁家横玉调新愁。

可怜白首蟾宫客,羞对嫦娥说旧游。

(0)

山居吟·其五

茅屋低低三两间,团团环绕尽青山。

竹床不许閒云宿,日未斜时便掩关。

(0)

秋夜曲

西风不起凝空碧,霜花霏霏炯秋色。

层霄辗上玉一轮,竹影参差光欲滴。

洞房深寂湘簟寒,梦回孤枕疏漏传。

雁声低度吴天远,素壁青灯瑶穗断。

隔云听彻五更钟,鸳鸯屏冷初日红。

(0)

画意四首·其一

红尘海里懒低颜,石路迢遥入乱山。

拟向云边种黄独,几时容我屋三间。

(0)

忆春

断畦零落荠花明,雨过平湖水渐生。

坐久忽思春去远,绿阴浓淡隐啼莺。

(0)

雪夜泊枫桥

江城残雪里,人发剡溪舟。

花急风翻去,潮生水逆流。

伤心怜去雁,幽兴托盟鸥。

寄语东蒙叟,春山拟共游。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