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桓》
《桓》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
xiānqín / shījīng

suíwànbāngfēngnián
tiānmìngfěijiěhuánhuánwáng
bǎoyǒujuéshìfāngdìngjuéjiā
zhāotiānhuángjiān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保有(bǎo yǒu)的意思:保持、保留、拥有

匪解(fěi jiě)的意思:匪解指错误的解释或理解。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桓桓(huán huán)的意思:形容气势旺盛、精神饱满。

克定(kè dìng)的意思:克服困难,决定胜负。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天命(tiān mìng)的意思:指个人或事物的命运由天所决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无法改变。

万邦(wàn bāng)的意思: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于以(yú yǐ)的意思:表示从某种手段或方法出发,达到某种目的。

注释
绥:和。
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娄:同“屡”。
匪解:非懈,不懈怠。
桓桓:威武的样子。
保:拥有。
士:指武士。
于:往。
以:有。
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克:能。
家:周室,周王宗室。
於:叹词。
昭:光明,显耀。
皇:皇天。
间:通“瞷”,监察。
注释2

绥:和。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娄(lǚ):同“屡”。

匪解(fēi xiè):非懈,不懈怠。

桓桓:威武的样子。

保:拥有。士:指武士。

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於(wū):叹词。昭:光明,显耀。

皇:皇天。间(jiàn):通“瞷”,监察。

翻译
万国和睦,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风凛凛的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将,安抚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兴旺。啊,功德昭著于上苍,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译文
万国和睦,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风凛凛的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将,安抚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兴旺。啊,功德昭著于上苍,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鉴赏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文王》,表现了对周文王功业的赞美和追念。其中,“绥万邦,娄丰年”描绘了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显示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天命匪解”则表明这是上天所授,具有不可违抗的神圣性质。

“桓桓武王”一句突显了周文王的英武形象,而“保有厥士”则强调了他保护和维护贵族及忠诚之士的能力。“于以四方”表达了他的统治辽阔无垠,涵盖四方。“克定厥家”意味着他能够巩固和稳定王室。

最后,“于昭于天,皇以间之”则是说文王的功业像阳光一样明亮,显而易见,他的美德被上天所赏识和赞扬。这一段落通过对周文王功绩的颂扬,展现了古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十三澳诗

行春按部过林投,人物丰盈里社休。

东石风晴看鹭翥,西溪浪暖起龙游。

大夫计富惟询马,比户能封在畜牛。

海国太平真乐土,安居渔佃即仙洲。

(0)

台湾八景

野径积沙深,七昆缓步寻。

笠翁疑隐见,舟子任浮沉。

众籁鸣天际,孤灯照水心。

晨星钟漏落,渔火色相侵。

(0)

吊监国夫人诗四绝·其一

欲问天高天不知,千声血泪暗中垂。

人间无意心灰甚,明月当空照冷闺。

(0)

登朝天台

泱漭接虚无,台空瞰四隅。

乍惊寒浪涌,惟见片云孤。

拙宦东溟远,怀乡西日徂。

不堪华鬓发,漂泊叹穷儒。

(0)

内河

出险泊内河,回覕犹馀恐。

幸逃灭顶凶,敢誇投璧勇。

内河亦海流,夷险差安悚。

波深不盈寻,悬晖漾清溶。

窄爱舴艋轻,宽辞市舶耸。

潮回卤地涸,舟小邱山重。

陆行迅摧涛,百口号呼汹。

鸨鹢倏骇散,鲲鲕怖群踊。

力疲挠寸进,艰胜登秦陇。

森森认城郭,历历分畦垄。

兹行饱艰虞,快听啼寒蛬。

西风飒毛鬓,秋霜惊种种。

(0)

凤岫春雨

膏雨油然洒,名山淑景新。

浮青凌碧落,含翠媚芳春。

岫霭云根湿,天和巘影真。

锦屏怜竹后,万卉净无尘。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