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溪 寺 水 阁 闲 眺 因 寄 宋 使 君 唐 /贯 休 溪 木 萧 条 一 凭 阑 ,玉 霜 飞 后 浪 花 寒 。钓 鱼 船 上 风 烟 暝 ,古 木 林 中 砧 杵 干 。至 竟 道 心 方 始 是 ,空 耽 山 色 亦 无 端 。谁 如 太 守 分 忧 外 ,时 把 西 经 尽 日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方始(fāng shǐ)的意思:方才开始
分忧(fēn yōu)的意思:分担忧愁,共同承担困难或烦恼。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守分(shǒu fèn)的意思:守住自己的分寸,不越雷池。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西经(xī jīng)的意思:指西行,向西方前进。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鱼船(yú chuán)的意思:比喻人与事物相互依存,不能分离。
玉霜(yù sh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透骨。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至竟(zhì jìng)的意思:最终,终究,到底
- 注释
- 溪木:稀疏的树木。
萧条:稀疏、冷清。
凭阑:倚靠栏杆。
玉霜:秋霜。
浪花寒:浪花因霜而显得寒冷。
钓鱼船:小舟。
风烟暝:暮霭沉沉,形容天色昏暗。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用来捣衣服。
至竟:毕竟。
道心:内心的平静。
空耽:只是沉迷。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分忧:分担忧虑。
西经:西方的地图或书籍。
- 翻译
- 独自倚栏欣赏溪边稀疏的树木,秋霜过后,浪花显得格外寒冷。
在钓鱼的小舟上,暮霭沉沉,古树林中传来阵阵捣衣声。
毕竟,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只是沉迷于山水美景也是没有尽头的。
谁能像太守一样,在忧虑之外还能享受闲暇,整天观赏西经(可能指地图或书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风光图。开篇"溪木萧条一凭阑,玉霜飞后浪花寒"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水边景致:轻柔的树枝搭在栏杆上,微小的霜花在清澈的流水之后飘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情境。
接着"钓鱼船上风烟暝,古木林中砧杵乾"两句,则转向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渔人在摇曳的风烟中垂钓,而远处的古树间传来了打磨农具的声音。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至竟道心方始是,空耽山色亦无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归宿,这种情感在唐代文学中颇为常见,是对都市喧嚣的一种逃避。
最后两句"谁如太守分忧外,时把西经尽日看"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太守(地方官员)的仰慕之情。太守不仅分担百姓的忧愁,还在闲暇时刻研读佛教经典,这种超然物外、修身养性的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高洁官员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自守和精神寄托的深切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远曲
露下花寒香不起,单罗轻薄如秋水。
梧桐声定金铺关,长看对月青天闲。
泪眼看春不知处,杨花化作浮萍去。
可怜环佩参差光,采莲独自艳南塘。
菖薄如剑南塘曲,乱割波文碎空绿。
今夜音书欲寄君,莫教疑杀鲤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