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偶 思 桓 景 登 高 故 事 宋 /宋 祁 桓 景 全 家 遂 得 仙 ,佩 萸 吹 菊 对 陶 然 。汝 南 鸡 犬 缘 何 事 ,不 似 淮 王 许 上 天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仙(de xiān)的意思:指人得到神仙的指点或庇佑,使得自己的学识、技艺或境界突飞猛进。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淮王(huái wáng)的意思:指人性格豪放、豪迈,举止不拘小节,不拘形式的人。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王许(wáng xǔ)的意思:王许是一个古代词语,表示君王或者上级宽宏大量、宽容纵容的态度。
缘何(yuán hé)的意思:为什么,何故
汝南鸡(rǔ nán jī)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丑陋可笑。
- 注释
- 桓景: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仙:成仙,指道教修炼得道飞升。
佩萸:佩戴茱萸,古代习俗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吹菊:吹奏菊花,可能象征庆祝或超然的活动。
陶然:心旷神怡,愉快的样子。
汝南:古地名,在今河南南部。
鸡犬:常用来比喻百姓生活。
淮王:汉代淮南王刘安,据说他炼丹得道。
许上天:允许升天,指得到神仙的庇佑。
- 翻译
- 桓景全家因此获得了成仙的机会,他们佩戴茱萸、吹奏菊花,享受着超脱的快乐。
汝南地区的鸡犬为何会有这样的遭遇,不像淮王那样被允许升天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比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的思考。首先,“桓景全家遂得仙”一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一个家庭共同成仙的情景,桓景是道教传说中的一位得道者。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佩萸吹菊对陶然”一句,则通过形象鲜明的描写,勾画出桓景成仙后,在自然界中自在享受的美好情境。佩萸,即佩戴着道家用来修炼的灵草;吹菊,是指在花前吹奏着悠扬的曲调;对陶然,陶然可能是指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也是诗人常提及的高士形象。这里通过桓景与陶然的对话,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下面的“汝南鸡犬缘何事”一句,则是一个反问,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平凡的家畜家禽,在桓景成仙之后,它们是否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关心。这句话通过对比,使得仙境与世间生活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成仙后对于尘世琐事的超然。
最后,“不似淮王许上天”一句,则是诗人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淮王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他在死前曾许诺要“上天”,但最终未能实现。这句话实际是在反思,桓景得仙与淮王许愿之间的差异,强调了成仙的不易和其神圣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仙境生活,以及借用历史典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超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十二日被檄诣边道中即事
驱马日尚早,解鞍天向晨。
风虽排酷吏,雨复滞行人。
保障连营远,陂塘发兴新。
荷花娇欲语,愁绝故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