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忝(cán tiǎn)的意思:惭愧、羞耻。
朝冠(cháo guān)的意思:指在早晨头戴冠冕,表示早起勤奋努力。
点墨(diǎn mò)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点缀墨色,使作品更加精彩。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冠挂(guān guà)的意思:形容人的地位高,有声望。
交疏(jiāo shū)的意思:指交错疏松的样子,形容事物之间相互交错、布局疏松。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神武(shén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武艺高强,勇猛无敌。
手泽(shǒu zé)的意思:手中的好运或财富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无点(wú diǎn)的意思:没有一点儿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重金(zhòng jīn)的意思:用大量的金钱或资源进行投资、购买或奖励。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华阳巾(huá yáng j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头巾或头巾上的装饰品,比喻人的才能或品德。
- 注释
- 交疏:稀疏。
认鹿为山友:误以为鹿是山中的朋友。
客少:客人稀少。
呼猿作野宾:呼唤猿猴作客人。
手泽:祖先的手迹或遗物。
惭忝祖:感到羞愧,愧对祖先。
食躬耕粟:自食其力,亲自耕种。
耻求人:以求人帮助为耻。
腹无点墨:肚子里没有学问。
宁非懒:难道不是懒惰吗。
腰有重金:腰缠万贯。
未是贫:并非贫穷。
朝冠:朝廷的官帽。
神武:指皇帝或朝廷。
华阳巾:古代隐士常戴的头巾。
- 翻译
- 稀疏的树林中错认鹿为山中的朋友,客人稀少时唤猿猴作野外的宾客。
羞于展示祖先的手泽,因为自己没有学问;以自食其力为耻,不愿向他人求助。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怎能说是懒惰?腰间虽有重金,并非真正的富有。
已经摘下朝廷的官帽挂在神武之处,余生只想穿着一幅华阳巾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三和·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独特的隐逸情怀和生活态度。
"交疏认鹿为山友,客少呼猿作野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人在林间寂静之地,与鹿相识成为了朋友;由于人迹罕至,他便以猿为伴,这种境界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藏手泽书惭忝祖,食躬耕粟耻求人。"
这里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与内疚。他认为自己的书法不如先祖,因此感到惭愧;同时,他通过自己劳作(食躬)获得粮食,不愿向他人乞讨,这体现了诗人独立自强的品格。
"腹无点墨宁非懒,腰有重金未是贫。"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心态。虽然腹中没有文学创作(点墨),但这并不代表懒惰;虽然腰间有重金,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会因此变得贪婪或依赖。
"已把朝冠挂神武,终身一幅华阳巾。"
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放弃,他将象征官职荣耀的朝冠悬挂在神武之处,不再追求;同时,他终身只有一方华阳巾,这象征着他对物质生活的简朴与满足。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庆伯以二诗送别已而又辱同广声追送庆伯复有
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
流传纵今体,陶写亦吾心。
未答论交作,还赓送别吟。
识君于此道,亦复用功深。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