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悲散八千众,汉业兴传四百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秋(bǎi qiū)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活得很长。
不落(bù là)的意思:不倒下、不陷落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侯者(hòu zhě)的意思:指担任官职或权力的人。
急流(jí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比喻事情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忍从(rěn cóng)的意思:忍受并顺从。
王佐(wáng zuǒ)的意思:指能够担任重要职务,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形容人才出众,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西周(xī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也用来形容事物兴盛的时期。
先机(xiān jī)的意思:指在行动或决策之前,能够提前预见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变化,从而抢占先机,取得优势。
仙风(xiān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纯洁的风气或人们的品德高尚,也用来形容环境清幽、气氛祥和。
元勋(yuán xū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具有卓越功绩的人。
- 鉴赏
这首诗《论古十二首》中的某一首,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对比,探讨了功名与智慧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的人物“渭老”可能指的是姜太公,即姜子牙,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最终帮助周朝建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首句“不落元勋第二筹”,意指在众多杰出功臣中,此人虽非第一,但其贡献同样卓越,位列第二,暗示其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小觑。接着,“居然渭老辅西周”,进一步点明此人为姜太公,他在西周建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历史上公认的贤相。
“楚兵悲散八千众,汉业兴传四百秋。”这两句对比了楚国与汉朝的兴衰,楚国的八千勇士最终散去,而汉朝则在四百年后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这里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王佐忍从黄石教,仙风巧托赤松游。”这两句提到的是黄石公与赤松子的故事,黄石公将兵书《黄石篇》传授给张良,赤松子则是传说中的仙人,常游于人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与超脱世俗追求的理解,即真正的智者能够从历史与自然中汲取智慧,而不被世俗功利所束缚。
最后,“功成多少封侯者,几见先机退急流。”这两句是对功成名就者的反思,指出在功成名就的背后,有多少人能够识得先机,懂得适时退让,避免陷入急流险境。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现实世人的劝诫,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适时的智慧选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绘与对比,探讨了智慧、功名与人生选择之间的深刻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居拟苏武·其四
皎皎云间月,灼灼我室闾。
酣歌美长夜,清辉丽高隅。
征夫许报国,将使万里途。
是时吹寒风,晨起驱行车。
仰视天文乖,俯视长江殊。
良友惜远别,执手相踟蹰。
清时不屡好,嘉会难再娱。
万里一失所,中道将何如。
愿子著明誓,善保千金躯。
金明池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
又添个、山青水绿。
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
不亦文辞雕琢。
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
礼乐无言莫穿凿。一味融融,无穷静乐。
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百姓日用,不知不觉。
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
贺新郎
薄暮垂虹去。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后,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