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叙》
《自叙》全文
元 / 耶律楚材   形式: 七言律诗

信流乘坎西天,钵里吞针亦偶然

只道一花点额,不知三子暗登肩。

既来此世难逃数,且应前生未了缘。

俗眼时难放过,并赃陈首松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首(chén shǒu)的意思:形容人的头颈部位老是低垂下来,没有精神。

乘坎(chéng kǎn)的意思:利用困境或难题来获得机会

点额(diǎn é)的意思:指额头上点了一点,形容极少的数量或微不足道的程度。

放过(fàng guò)的意思:指不追究、不责备、不惩罚。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前生(qián shēng)的意思:前世的生活或存在。

时难(shí nán)的意思:时代艰难困苦。

世难(shì nán)的意思:指世间的困难、灾难。

松轩(sōng xuā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西天(xī ti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遥远的地方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一花(yī huā)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代表或者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人或物。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未了缘(wèi liǎo yuán)的意思:指未尽的缘分,未完成的因果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自叙》,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寓言式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首句“信流乘坎过西天”形象地表达了他顺应命运起伏,历经艰险的人生旅途,如同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的行舟,穿越了西部的天地。接下来的“钵里吞针亦偶然”比喻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机智,即使是微小如针之事也能应对自如。

“只道一花刚点额,不知三子暗登肩”暗示了他表面看似风光,实则背后承受着他人不易察觉的压力和挑战,犹如额头仅有一朵花的装饰,却不知已有三个同伴默默承担重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显赫地位下的孤独和责任。

“既来此世难逃数,且应前生未了缘”揭示出他对命运的深刻理解,认为自己的遭遇并非偶然,而是前世未尽的缘分使然。最后一句“俗眼见时难放过,并赃陈首万松轩”揭示了他面对世俗眼光和误解时的无奈,以及他选择坦诚面对,即使在万松轩(可能象征清高之地)揭露真相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隐喻,展现了耶律楚材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俗偏见的抗争精神。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朝代:元   字:晋卿   号:玉泉老人   生辰: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猜你喜欢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奈此性所秉。

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

(0)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其七小桥

伐桂向芳洲,跨波湾势小。

时爱游人渡,游人在林杪。

(0)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二春晖亭

卉木日以发,中圃日以嘉。

欢言乐和景,及此鬓未华。

春风实无几,凌乱枝上花。

山阴况暮月,俯仰诚可嗟。

(0)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蚕槌

三月将扫蚕,蚕妾具其器。

丘植先㧹括,辟室亦涂塈。

众材疏以成,多薄所得寄。

拾老归簇时,应无惭弃置。

(0)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

洞深岂不有神物,朝朝但见云飞还。

云收雨歇草树湿,涧下流水空潺潺。

(0)

依韵和酬邵不疑见答

君才若巨贾,既富仍深藏。

遂兼碌碌贫,共处安可量。

滔滔大泽陂,渺漫入幽荒。

徒欲穷端倪,凭高何相望。

一日以文绣,被此粪土墙。

门徒三千人,起予唯卜商。

薄言昧纤悉,怀忧思萱忘。

美璞委彫琢,以未知我详。

但念故时朋,所乐来远方。

慎勿以名使,取败非相当。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