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念南陲,君才况抱奇。
秪将经饰律,不以吏为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李推官赴高州》。诗中描绘了边陲之地的景象与人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赴任高州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天子念南陲”,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边疆地区,暗示了国家对边陲的关注与重视。接着,“君才况抱奇”赞扬了即将赴任的李推官不仅才华横溢,还怀揣着非凡的智慧与能力,预示着他将能在边疆有所作为。
“秪将经饰律,不以吏为师。”这两句诗强调了李推官在处理政务时,会依据经典和法律来指导行动,而不是盲目效仿官僚体制中的常规做法。这体现了他治政的独到之处和对传统学问的尊重。
“贾客多踰海,居人半杂夷。”描绘了边疆地区贸易繁荣、民族多元的景象。贾客(商人)频繁往来于大海之间,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则包含了不同的民族,展现了边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最后,“虽言持汉法,谣俗自须知。”这句话既是对李推官的提醒,也是对边疆治理的深刻见解。它意味着虽然要遵守汉朝以来的传统法律,但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对李推官个人能力的期待,也是对边疆治理策略的全面考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边疆治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