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破浪(pò làng)的意思:冲破波浪,突破困难。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乘风破浪(chéng fēng pò làng)的意思: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葵的《棹歌(其四)》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乘月泛舟、破浪前行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乘月认江叉,乘风破浪花”两句,展现了诗人夜航时的独特体验和豪迈气概。月光如洗,照亮了江面,诗人仿佛在月色中辨识着江中的曲折路径;而“乘风破浪花”则形象地描绘了船行于水面,激起层层波浪的情景。
接下来,“月明风不恶”一句,既是对当时天气状况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与赞美。在明亮的月光下,即使有风,也不显得恶劣,反而为航行增添了几分诗意。最后,“谁道五湖赊”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对广阔天地向往的典故,意在表明诗人并不因眼前的航行而感到局限或遗憾,相反,他以豁达的心态享受着旅途中的每一刻,表达了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夜行时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