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故城(gù chéng)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者失去原有功能的城市。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未遇(wèi yù)的意思:指未曾遇到过,未曾碰面。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的关系,展现了友情与恩惠的真谛。首句“一饭王孙早识贤”,描绘了王孙(这里指魏国的公子信陵君)初次品尝美食便能识别出贤者的品质,寓意着真正的贤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被慧眼识得。接着,“丛祠犹在故城边”一句,可能暗喻着贤者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或事迹仍被后人铭记,如同古老的祠庙依然屹立在旧城的边缘。
“可怜须贾绨袍赠”引用了《史记·范雎列传》中的典故,讲述了魏国的须贾对范雎(即应侯,原名张禄)的误解与迫害,后来范雎功成名就,却并未报复须贾,反而以绨袍相赠,表达了宽恕与感恩之情。这句诗在此处借用了这个故事,强调了即使在不被理解或遭遇不幸时,真正的友谊和恩惠仍然能够超越一切。
最后一句“不在应侯未遇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真正的恩情和友谊并非建立在对方尚未显赫之时,而是在对方落难或不被理解时,依然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这句话是对前文典故的呼应,同时也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提醒人们在评价友情和恩惠时,不应仅局限于表面的得失或地位的高低,而应更深入地理解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探讨了友情、恩惠以及人性的深度,展现了作者对于这些主题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家被盗芷公书来慰问并录示逸叟诗书此奉答
三月十二日,喜得芷公书。
末附逸叟什,为我遭盗吁。
我盗犹有道,不掠衣与襦。
但取阿堵物,迹与叟盗殊。
叟劫同洗髓,竭泽苦鱼无。
我劫祇此耳,幸未罄吾庐。
贤宰法如山,捕得即骈诛。
军法安可玩,巧托适自愚。
刑乱用重典,止辟自良图。
所伤性命重,盗岂异发肤。
坐此非分财,竟丧七尺躯。
报赃诚过计,二百亦区区。
既往不可咎,终夜目长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