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同禅味淡,草绕定坛深。
斋阁听钟饭,閒廊接偈吟。
禅味(chán wèi)的意思:禅味是指禅宗的味道,也指具有禅宗思想、境界或风格的事物。
长道(cháng dào)的意思:长远的道路或路程
磬出(qìng chū)的意思:指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像敲击磬一样清脆响亮。
清长(qīng cháng)的意思:清楚明白、明察秋毫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屋里(wū lǐ)的意思:指在狭小的空间或范围内,不愿外出,不与外界接触。
斋阁(zhāi gé)的意思:斋:指清净、宗教的地方;阁:指楼阁。斋阁原指道教、佛教修行者的房屋,后用来比喻修行者的居所或人们专心修行的地方。
竹院(zhú yuàn)的意思:指竹子围成的院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竹林中的宁静生活,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场景,从斋堂的钟声到闲廊的偈吟,再到书声从萝屋中传出,以及和磬声从疏林中飘出,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平和与深邃。
“竹院偕僧住,萧清长道心。” 开篇即点明了僧人居住的环境——竹院,以及他们内心的清净与修行的坚定。竹院不仅提供了自然的庇护,也象征着僧侣们追求的精神家园。
“花同禅味淡,草绕定坛深。”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侣们生活的环境与心境。花与禅味的淡雅相映成趣,草绕定坛则暗示了修行的深入与持久。这里的“定坛”可能指的是僧侣们冥想或修行的场所,通过“深”字,表达了对修行过程的深刻体验和追求。
“斋阁听钟饭,閒廊接偈吟。” 描述了僧侣们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斋堂的钟声伴随着用餐的仪式感,而闲廊则是他们吟诵佛经、交流思想的空间。这两句通过“听钟饭”和“接偈吟”,展现了僧侣们生活中的仪式感与精神交流。
“书声萝屋里,和磬出疏林。” 最后两句将读者带入了更为隐秘的场景——书声从萝屋里传出,和磬声则从远处的疏林中传来。这里不仅体现了僧侣们学习与修行的氛围,也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修行者与外界的微妙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宁静、深邃与和谐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
桓桓班生志,矫矫龙虎姿。
朝为白面生,夕建交龙旂。
繁星丽匕首,四马穹庐驰。
萧萧玉门关,胡笳不敢吹。
灵鹊化金印,紫绶腰间垂。
天子封公侯,举世称男儿。
嗟嗟扬子云,骨若柔桑枝。
不能一鸡缚,焉能斩郅支。
奇书满腹中,不值修文时。
白首《太玄经》,命也复何为。
蒙茸碧山下,澄潭绿霮濧。
况径新雨后,青萝洗岚黛。
幽篁结石上,倒映妙水绘。
桂棹泼清波,鳞鳞纹散碎。
茅屋倚岩幽,青杉殊蓊荟。
樵归汲清泉,渔柁夕烟晦。
佳趣在抱领,即事多可爱。
妙悟无小大,濠濮冥所会。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