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逢阿母海,愁看白博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南箕(nán jī)的意思:指南箕星座,比喻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朔吹(shuò chuī)的意思:朔风吹拂,指寒冷的北风吹来。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 注释
- 五月:指农历五月。
芳草:盛开的花草。
经年:多年。
花:开花。
苍烟:浓厚的青烟。
古木:古老的树木。
朔吹:北方的寒风。
龙沙:沙漠中的沙丘。
阿母海:比喻宽广无垠的大海,可能象征母亲般的慈爱。
愁看:满怀愁绪地看。
白博叉:可能是对某种白色物体的描述,也可能象征着忧愁或困境。
彷佛:好像。
南箕:古代星宿之一,形状像舀东西的簸箕。
汉家:汉朝,这里可能代指中原地区。
- 翻译
- 五月没有芬芳的花草,多年未见花开的景象。
茂密的青烟笼罩着古老的树木,北风吹过,卷起漫天黄沙。
仍然能遇见像母亲海一样的地方,却满怀愁绪地看着白色的博叉。
仿佛身处南箕星座之下,远远眺望着远方的汉家天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塞北行》,描绘了塞北荒凉而寂寥的景象。五月本应草木繁茂,但这里却“无芳草”、“不见花”,显示出边地的贫瘠和生机的匮乏。"苍烟埋古木",用烟雾笼罩着古老的树木,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朔吹卷龙沙"则以强劲的北风卷起漫天黄沙,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的恶劣气候。
诗人笔下的"犹逢阿母海",可能指的是黄河,暗指身处异域仍能遥想故乡的母亲河,流露出思乡之情。"愁看白博叉"中的"白博叉"可能是对边疆地形的描述,也可能象征着战事或艰难困苦,诗人的心情因此而沉重。最后两句"彷佛南箕下,遥遥望汉家"中,南箕是古代星宿之一,诗人仿佛在南箕之下眺望远方的中原故土,表达了深深的思归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塞北的荒凉与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