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朱 令 招 作 社 献 宋 /杜 耒 闲 官 得 趁 宰 官 行 ,农 务 村 村 早 办 耕 。燕 子 知 时 还 记 旧 ,社 公 合 雨 却 成 晴 。登 坛 饮 福 虽 无 称 ,割 肉 怀 归 似 有 情 。宿 露 尽 披 山 历 历 ,卖 花 人 起 欲 天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割肉(gē ròu)的意思:割下肉来,比喻舍弃自己的利益或财产。
怀归(huái guī)的意思:怀念家乡,思念归乡之情。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卖花(mài huā)的意思:指以卖花为行为的比喻,表示为了一己之利而牺牲他人利益。
农务(nóng wù)的意思:指农田的耕种和农作物的管理。
披山(pī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穿过山脉,跨越障碍。
社公(shè gō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会礼仪。
宿露(sù lù)的意思:宿露是指夜晚的露水,用来比喻事物的积累。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无称(wú chēng)的意思:指没有名分、地位或权力。
饮福(yǐn fú)的意思:享受幸福、沾染福气。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宰官(zǎi guān)的意思:指权力骄横,欺压百姓的官员。
- 翻译
- 闲散官员得以跟随官员出行,农村里的农事早已开始准备耕种。
燕子懂得时节,还记得旧日的巢穴,土地神应下雨却变成了晴天。
虽然没有登上祭坛接受福气的荣耀,但割肉回家的行为似乎充满了深情。
夜晚的露水全部蒸发,山峦清晰可见,卖花的人已经起床,天快亮了。
- 注释
- 閒官:闲散官员。
宰官:高级官员。
农务:农事。
早办耕:早早开始耕种。
燕子:春天的燕子。
知时:懂得季节变化。
记旧:记得旧日的巢穴。
社公:土地神。
登坛:登上祭坛。
饮福:接受福气。
无称:没有荣耀。
割肉怀归:割肉带回家。
宿露:夜晚的露水。
历历:清晰可见。
卖花人:卖花的人。
欲天明:天快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春日的生动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农业劳动和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开篇两句“閒官得趁宰官行,农务村村早办耕”表明闲暇时光要抓紧,与农事相关的工作在各个村庄都已开始进行春耕,这强调了农业生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接着,“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则写出了燕子的聪明与对时间的敏感,以及祭祀社神后的天气变化。燕子似乎懂得季节更替的规律,而社公(土地神)之祭后,阴雨转为晴好,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通过宗教活动来求得风调雨顺的心态。
“登坛饮福虽无称”一句表达了即使没有显赫的名号或地位,也能在祭坛上感受幸福与吉祥。紧接着,“割肉怀归似有情”则描绘了一种对亲情的思念,可能是在讨论一种牺牲或奉献的情形。
最后两句“宿露尽披山历历,卖花人起欲天明”展示了清晨景象。露珠在山间被逐渐披散,而早起卖花的人们期待着天亮,以便开始他们的一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自然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农业社会的热爱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