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至木资,与世作津桥。
岂是灰槁人,灭心比灭爝。
君看记须鸡,人方诋不鹞。
百体(bǎi tǐ)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穿凿(chuān záo)的意思:指为了证明或辩解自己的观点而刻意曲解事实或引用不恰当的例证。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横生(héng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形势迅速变化。
灰槁(huī gǎo)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体力衰弱,失去活力和生气。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津桥(jīn qiáo)的意思:津桥指的是渡口或者桥梁,也可引申为重要的交通要道。
七窍(qī qiào)的意思:形容极度愤怒或悲伤,心中充满了愤怒或悲痛之情。
巧诈(qiǎo zhà)的意思:指人机智、狡猾,善于巧妙地使用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入室(rù shì)的意思:指被接纳、被录用、被收入某个单位或组织。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世心(shì xīn)的意思:世界的心意,指世人的共同心愿或共同心思。
世变(shì biàn)的意思:指世界的变化,形容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
硕果(shuò guǒ)的意思:指巨大的成就或丰富的收获。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忧世(yōu shì)的意思:忧世指的是对世事悲观失望,对社会现状感到忧虑不安。
与参(yǔ cān)的意思:与参指的是与人共同学习、互相参考,共同进步的意思。
众巧(zhòng qiǎo)的意思:众多的智慧和技巧。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木斋诗》,通过对"七窍"的开凿和"硕果失仁"的隐喻,表达了对社会世态的深刻观察。诗人批评了世间的巧诈横行和淳朴之德的丧失,感叹圣人忧虑世事却无法改变现状,如同木头般质朴无华,希望能成为沟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
"学斋取木名"一句,暗示了诗人以木为名的居所寓含了其朴素的追求,与众人的巧伪形成对比。"回愚与参鲁",意指通过学习和反思,回归朴实,达到领悟真理的境地。诗人强调,自己并非消极的"灰槁人",而是希望通过灭除私心,如灯火般照亮他人,而非被人诋毁。
最后两句"君看记须鸡,人方诋不鹞",借鸡鸣提醒世人,即使被误解,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像鸡啼那样真实而坚定,而不像鹞鹰般狡诈。整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犀利,体现了杨维桢鲜明的个性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