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波澹将夕,木叶秋渐阑。
孤松郁奇姿,远峰修秃鬟。
念枯每微喟,意拙宁多删。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孤松(gū sōng)的意思:形容孤独、独立、不受拘束。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几席(jǐ xí)的意思:几席指的是几个座位,常用来形容人数很少。
荆关(jīng guān)的意思:指荆州和关中之间的边境地区,也泛指边塞之地。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托笔(tuō bǐ)的意思:指代在写作或绘画时,用手托住笔杆,以便于控制笔触和提高书写或绘画的技巧。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闲闲(xián xián)的意思:空闲、无事可做
辛艰(xīn jiān)的意思:形容艰苦困难,辛苦劳累。
一艺(yī yì)的意思:指只懂得一种技能或只有一种才艺。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这首诗是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期创作的,名为《报宾虹寄画》。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书画艺术追求的心境。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句“青山忽飞来”运用了夸张的笔法,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景物突然出现在诗人面前的奇妙场景。紧接着,“置我几席间”则是说这种美好景致就摆放在诗人的座位之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如何所思人,梦寐空往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梦中反复出现,却又是那么虚幻无着。这里的“梦寐”指的是梦见心爱之人,但醒来后发现只是梦境。
接下来的“苍波澹将夕,木叶秋渐阑”描绘了一个秋末傍晚的景象,水面上的波纹在夕阳中变得浓重而深邃,树木的叶子随着秋风逐渐变黄并飘落。诗人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孤松郁奇姿,远峰修秃鬟”则是借景抒情,一棵孤独的松树以其坚韧不拔的姿态吸引着诗人的目光,而远处的山峰则因为植被稀疏显得更加庄严。这里的“奇姿”和“秃鬟”都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之美,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知非貌云林,意复高荆关”中,“云林”可能是指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或状态,而“高荆关”则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的高度。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真正内在美好和艺术理想的认识,以及对其所处时代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局限性的一种超越。
“万事托笔端,于世真闲闲”则是说诗人将所有的感受、思考和情感都寄托于书画之中,这也反映了他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和投入。这里的“于世真闲闲”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情境。
随后的“迩来我为诗,视子尤辛艰”则是说诗人在写作诗歌时会感到困难和挑战,因为他追求的是高标准的艺术表现。这里的“迩来”指的是时间流逝,“视子”则是对待字句的细致审视。
“朝叩少陵扉,夕抗昌黎颜”中,“朝叩少陵扉”可能是在早晨寻访古代诗人杜甫(号少陵)的精神遗产,而“夕抗昌黎颜”则是晚上追寻另一位古代诗人王维的艺术风貌。这里通过对两位古代诗人的尊崇,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尊重。
“念枯每微喟,意拙宁多删”则是说在构思或回忆时,诗人常常会有许多模糊不清的想法,但他宁愿多次修订,以求达到完美。这里的“念枯”是指思考和回忆,“微喟”形容思想的细腻而隐晦。
最后一句“我艺恐无成,区区同所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艺术创作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状态的担忧。这里的“我艺”指的是自己的艺术追求,“区区”是谦逊地表达自己能力有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友情思念以及书画艺术理想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个人的艺术成就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完满状态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