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用飞军檄,何愁楯鼻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墨(bǐ mò)的意思:指文章、书画等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古物(gǔ wù)的意思:指古代的器物或物品,也可指古代的文物、艺术品等。
缣缃(j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颜色红而美丽。
爵台(jué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显、声望卓著的地位。
军檄(jūn xí)的意思:军檄是指军队发布的命令或通告,用以调动士气、宣扬军纪、动员人民参战。
内史(nèi shǐ)的意思:指官职,古代官制中,内史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职位。
飘瓦(piāo wǎ)的意思:形容风势非常猛烈。
书名(shū míng)的意思:指一本书的名称,也指文章的题目。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相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相互依赖的美好关系。
- 注释
- 爵台:权贵的府邸。
倾:倾覆。
芜城:荒废的城市。
缣缃:丝织品,古代用于书画的材料。
资:需要。
笔墨精:精湛的笔墨技艺。
相君:对显贵官员的尊称。
怜:怜惜。
古物:古老的物品。
内史:古代官职,掌管文书和图书。
擅:擅长。
书名:书法名声。
聊用:姑且用来。
飞军檄:军事文书。
楯鼻平:比喻平定叛乱。
- 翻译
- 权贵的府邸如今已倾覆,破碎的瓦砾从芜城中散落。
这些瓦片再次被用于书画,尤其需要精湛的笔墨技艺。
尊贵的官员怜惜古老的物件,内史以书法闻名。
暂且用它们写成军事文书,何愁不能平定叛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奉同道矩谢始平公惠砚》。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物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精通。
"爵台今已倾,飘瓦出芜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遗迹残留的景象,爵台的倾倒、飘飞的瓦片及古城的荒废,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还入缣缃用,尤资笔墨精。"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书法艺术的重视,通过使用这些遗迹中的材料来制作文房四宝(如砚台),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利用,以及对书写工具的精细挑选。
"相君怜古物,内史擅书名。" 这两句显示出诗人与友人的共同爱好,即喜爱并珍惜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器物,同时也指出了诗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声誉。
"聊用飞军檄,何愁楯鼻平。" 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即便是使用简单的材料,也不影响书写时的心境自如。这也反映了诗人的超然物外、心态坦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遗迹的利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荣上人兼呈顾全州
古有高人兴,今看静者流。
江山成独往,风雨一孤舟。
卓锡湘流暮,移帆桂水秋。
朝登覆釜观,远望苍梧邱。
目极南中胜,心非道外求。
逢君看叶下,谪客共萍浮。
暂结三生愿,何孤万里游。
白云怀旧国,细雨别津楼。
碧树诸天迥,黄花绝塞愁。
行过五马第,持此谢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