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洲张氏舍壁》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长 洲 张 氏 舍 壁 宋 /庄 绰 昔 年 随 牒 佐 边 侯 ,愁 望 长 安 向 戍 楼 。今 日 衰 颓 来 泽 国 ,又 看 烽 火 照 长 洲 。
- 翻译
- 昔日我随军文书来到边境为官,忧虑地望着长安城的戍楼。
如今我已衰老疲惫,来到水乡之地,再次看到烽火照亮了长洲。
- 注释
- 昔年:过去。
牒:文书。
佐:辅佐。
边侯:边境官员。
愁望:忧虑地看。
长安:古都长安。
戍楼:守卫的城楼。
今日:现在。
衰颓:衰老疲惫。
泽国:水乡。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烟火。
长洲:地名,可能指长江中的一个岛屿。
-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往昔边疆生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战争氛围的感慨。"昔年随牒佐边侯"表明诗人曾经在边疆地区担任某种职务,服侍地方官吏,而"愁望长安向戍楼"则透露出诗人当时对远方都城长安的思念之情。戍楼常见于军事要塞,是军队防守的地方,也是边疆生活的一部分。
"今日衰颓来泽国"中的“衰颓”指的是年老体弱,可能暗示诗人此时已不复当年,而“来泽国”则是说诗人来到了一个平和的国家或地区,但这个地方并未给他带来安宁。
"又看烽火照长洲"中的烽火通常是边境报警的信号,意味着战争或敌人的威胁。这里诗人再次目睹烽火,说明尽管身处泽国,却仍旧无法摆脱战乱,这与他当年在边疆的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战争氛围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平和生活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