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台杂诗四首·其四》
《天台杂诗四首·其四》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昙花亭前雷雨飞,石梁天巧眼中稀。

素裾綦履沾云湿,我自天台华顶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綦履(qí lǚ)的意思:形容行走谨慎小心。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天巧(tiān qiǎo)的意思:指天意巧妙,事物发展或安排得天衣无缝,出乎意料而巧妙。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与作者的个人体验,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旅行经历的回忆。

首句“昙花亭前雷雨飞”,以“昙花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这里的“飞”字,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雷雨的快速移动,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次句“石梁天巧眼中稀”,将视线转向了山间的一座天然石桥——石梁。这里的“天巧”二字,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梁的存在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奇观,而在作者的眼中却显得如此罕见,突出了其独特与珍贵。

接着,“素裾綦履沾云湿”,描述了作者穿着素雅的衣物,踏着轻便的鞋子,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行走的情景。这里的“裾”指衣裙,“綦履”则是绣有花纹的鞋,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作者行走在自然中的轻松与自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最后,“我自天台华顶归”,点明了作者的旅行目的地是天台山,并且已经从山顶返回。这里的“归”字,既表达了旅程的结束,也蕴含了对这段经历的满足与回味。同时,通过“华顶”这一具体地点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天台山作为旅行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天台山旅行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旅行经历的珍视。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闻省城告警·其二

说礼敦诗论将才,城楼鼓角阵云开。

顺昌清野刘锜恃,泗口援兵赵翼来。

铁柱不移蛟穴镇,风帆犹借马当催。

灵旗太乙如相助,早夜凭虚祝几回。

(0)

南天极目·其二

凭栏吾欲问阳侯,南纪滔滔竟横流。

徒诿陆沉归气数,独劳宵旰切民忧。

谁为砥柱回牛首,依旧长城巩石头。

不有夷吾江左出,兵戈遍地几时休。

(0)

吴城中秋

市近嚣尘转寂寥,思亲倍惜此良宵。

模糊月色人千里,缥缈云光路九霄。

客里吟怀秋易感,灯前絮语夜应迢。

掩篷怯对团圞影,一段羁愁酒不消。

(0)

次郭羽可舍人《同憩龙蟠洲小风月亭遣兴》原韵。邑有龙蟠洲,犹郡之白鹭洲也,亭盖袭其楼名云·其三

初日漾波影,满衣生石青。

天高风浩浩,沙阔水泠泠。

蓑笠羡垂钓,蒲团闻诵经。

结茅空有愿,徙倚愧山灵。

(0)

题《鹤舟图》即以送别·其二

云水清虚百虑空,收帆放舵只随风。

看他宦海飞凫迹,尽日危波险浪中。

(0)

暑夜同子敬·其五

隐隐漏三更,孤眠梦易惊。

犬声听渐近,邻巷有人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