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公琴台诗三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和人(hé rén)的意思:与人相处和睦友好,和谐相处。
临眺(lín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俯瞰风景。
宓子(fú zǐ)的意思:宓子是一个古代的姓氏,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人非常聪明、才智过人。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人琴(rén qín)的意思:指人与琴的关系密切,彼此相互依赖。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注释
- 昔:从前,昔日。
政:政治,政务。
临眺:远望,俯瞰。
悽怆:悲伤,凄凉。
人琴:人与琴,指代逝去的人。
颂声:赞美,歌颂。
- 翻译
- 宓子昔时治理政事,弹琴登上这座高台。
琴音悠扬人心也闲适,千百年后仍称赞他的才能。
远望之际忽然心生感伤,人已逝去,琴声又在哪里呢?
这天地间漫长无尽,只剩下赞美的歌声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贤官宓子在世时的风采。他曾在一座琴台上演奏琴曲,留下了千百年的美誉。诗人登上这座琴台,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感慨。琴音与人的情感相契合,宓子虽然不再,但他的才华与琴声在人们的心中依旧流传。
诗中的“鸣琴”二字,不仅表达了宓子的琴艺,还象征着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和艺术。“临眺忽悽怆”则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回望过去时所感受到的凄凉与悲壮之情。最后,“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赞美之声,只有宓子的名声和琴声穿越了千年,传承至今。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艺术氛围的诗,它通过对古人琴艺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尊崇和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