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莺湿翻花见,石上苔明杂锦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翻花(fān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手法或技艺灵活熟练,变化多端。
横琴(héng qín)的意思:指在琴弦上横拉,形容技艺高超,造诣深厚。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马人(mǎ rén)的意思:指马上的人,形容行动迅速,快马加鞭。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人经(rén jīng)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人。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拥膝(yōng xī)的意思:指两膝相拢,双臂环抱于膝上,形象地表示亲密、亲近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夫妻或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山林间的独特景象。
首联“尽日看山兴不孤,春风吹雨洒平芜”,开篇即以“看山”为引子,点明了诗的主题。春日里,山色空蒙,细雨绵绵,诗人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这无边的山景,内心充满宁静与喜悦。这里的“不孤”,不仅指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颔联“林间莺湿翻花见,石上苔明杂锦铺”,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机与色彩。林中黄莺在雨后的湿润空气中翻飞,它们的啼鸣与花瓣的湿润相映成趣;而石头上的青苔,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明,如同铺上了一层斑斓的锦缎。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
颈联“策马人经千嶂夕,听泉声与片云俱”,转而描写了一位行者在傍晚时分策马穿越山岭的情景。夕阳西下,马蹄声与山间潺潺的泉水声交织在一起,与远处飘动的云朵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宁静与美好,也暗示了人生的旅程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尾联“何年卜筑来居此,拥膝横琴入画图”,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向往与赞叹。诗人似乎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机缘让古人选择了在此定居,享受着如此美妙的自然风光。这一问,不仅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的双重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子楼
雕阑露掩银河杳,漠漠巫云隔重峤。
回身背烛拥孤帏,怨雁哀虫夜相吊。
花落寒淮水乱流,越罗衫薄不胜秋。
宝枕香残玉钗折,梦魂先向九京游。
尚书高冢杳何许,闻道白杨堪作柱。
欲将瑶瑟奏孤鸾,有怨难通洛阳土。
妾自有心难具陈,绿珠非爱坠楼身。
牡丹春后看何似,多谢题诗白舍人。
望湖亭怀马龙
忽忽去故园,遥遥适楚甸。
夕汎尽沿洄,朝浮惊陵乱。
岂不惮脩阻,言子在山县。
弭棹向吴越,登台望庐巘。
苍茫空翠掩,浩渺云涛限。
无由辰芳讯,何况觌颜面。
与子为兄弟,兰心金可断。
一从羽翼乖,屡经流序换。
子多乡土梦,我怀歧路叹。
素衣定自化,玄发宁无变。
昨暝异前夕,明曙非今旦。
感彼归来歌,遥怜鸟飞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