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为惹春尘,绣来双雀,丝儿微褪。好向萧郎讯。
愿裹罗襟,携归绣院,教奴重整。
这首《醉春风·索履》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莲瓣重苔嫩”,开篇即以莲花与苔藓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移过朱栏近”,将莲花移至朱红色的栏杆旁,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亲近与珍视。“碎红纤绿点微尖”,红花与绿叶的对比,以及“微尖”的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能感受到花瓣的轻盈与叶片的生机。“衬。衬。衬。”三字重复,强调了衬托之美,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为惹春尘,绣来双雀,丝儿微褪。”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莲花周围的环境,双雀在绣花般的花瓣间飞舞,丝线的细微变化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好向萧郎讯。弓样休难认。”“萧郎”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指代心上人或爱人,这里借指诗人所爱之人。诗人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如同认识弓的形状一样容易。这种直接而真挚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
“香泥踏处记曾量,寸。寸。寸。”诗人通过回忆曾经踏过的香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连续的“寸”字重复,既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也暗示了对每一刻珍贵记忆的珍惜。
“愿裹罗襟,携归绣院,教奴重整。”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这份美好带回家,重新整理装饰绣院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美化,更是对心灵世界的净化与升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