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喜(bēi xǐ)的意思:悲喜意味着悲伤和喜悦并存,既有悲伤的情感,也有喜悦的情感。
承云(ch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够胜任重任。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儿啼(ér tí)的意思:指婴儿啼哭声,比喻凄凉、悲伤的情景。
高栋(gāo dò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比喻人的才能出众,地位高。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令年(lìng ni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有着出类拔萃的才能。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遇大雷作》描绘了两次不同时间的雷鸣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去年二月惊雷发,毒虺唅呀血中裂”形象地描述了去年二月的一场雷电,仿佛连毒蛇也被惊动,嘶吼着在雷声中破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次句“令年二月惊雷发,高栋承云忽摧折”则转而写今年二月的雷鸣,暗示雷电之威猛,连高大的建筑也难以承受,遭受了破坏。
诗人通过这两句,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变迁和无常的感慨,他并未将悲喜归咎于天公,而是自嘲为“野人”,感叹自己未能聋耳,无法避开这自然界的震撼。“莫将悲喜疑天公,野人自恨耳不聋”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省的情绪。
最后两句“匡庐绝顶儿啼处,塞墐诛茅容老翁”以庐山之巅孩童的哭声和自己如老翁般在风雨中寻找避难之所作结,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体悟,以及对人生的沧桑感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威力时的谦卑与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华师从剑州张秘书之招
三年相伴锦江头,一日翩然不可留。
官冷蓬门无客恋,时清剑阁有僧游。
关山默数来时路,风月悬知别后愁。
禅版经龛有馀暇,频登高处望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