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诗人通过“秋虫鸣树巅”,生动地展现了秋天夜晚特有的自然声响,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接着,“平芜乱溪曲”一句,以“平芜”和“溪曲”构成画面,既表现了田野的广阔与河流的蜿蜒,又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
“渔人夜不归”则将视角转向了劳作之人,夜晚仍在水边忙碌的渔人未能及时返回,或许是因为收获颇丰,或是因为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人物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劳与坚韧。
最后,“秋灯满寒绿”一句,以“秋灯”象征着渔人的灯火,照亮了夜色中的归途,同时也映照出一片寒冷的绿色,这既是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情感的隐喻,暗示着在冷寂的秋夜里,一盏温暖的灯火给予人心灵的慰藉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以及劳动者在艰苦环境中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樵溪山居
老子无家计,萧然屋数间。
头边惟白发,眼底是青山。
棋急鸟声散,琴低鹤睡閒。
片云长似伴,朝去暮飞还。
送太傅相公居留洛宅
梓泽芝田尊帝里,玉符金钥委台司。
家传旧节居连帅,史作新书赞父师。
留府櫜鞬分骑引,都门圭组斗班辞。
共惊河洛初开奥,一日龙光四海知。
抚州城外作
城中一雨仅飘洒,城外此雨乃霈霶。
分龙古语信不妄,不尔惠施何偏方。
我行驱车一何忙,早起犹乘昨夜凉。
旧闻既雨晴亦佳,岂但蕙叶蒙宠光。
早禾已秀半且实,晚禾已作早禾长。
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
园丁采撷入城市,不用涤濯临沧浪。
我虽无田岂无圃,归计不决空傍徨。
翻怜买菜籴占米,烟火薰人官道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