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辰元旦》
《庚辰元旦》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纪蔀循环五运推,三灵引达正昌时

岁惟振美期农稔,月应孟陬与物怡。

淑气訚訚调律琯,群生啿啿沐春祺。

武成敢诩尧封廓,敬久还求禹甸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昌时(chāng shí)的意思:指兴盛的时期或繁荣的时刻。

调律(diào lǜ)的意思:指调整乐曲的音律,比喻整顿和调整事物的秩序和规律。

律琯(lǜ guǎn)的意思:指按照法律规定和琴律来行事,比喻言行合乎规范,恪守原则。

孟陬(mèng zōu)的意思:指人的境遇或地位在一时一地上升。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三灵(sā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意志、思想的活跃和敏捷。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武成(wǔ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武力征服,达到统治的目的。

五运(wǔ yùn)的意思:五运指的是五种不同的运势或命运。它表示一个人或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五个阶段或五个不同的运气。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尧封(yáo fēng)的意思:指尧帝时代的封建制度,也用来形容世袭官位、世袭权势。

禹甸(yǔ diàn)的意思:指田地肥沃、土壤肥厚。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庚辰年元旦时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自然、农业、社会和谐以及历史治世的深刻思考。

首联“纪蔀循环五运推,三灵引达正昌时”描绘了宇宙运行的规律,五运代表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三灵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才,引申为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共处,正昌时则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颔联“岁惟振美期农稔,月应孟陬与物怡”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农事的关系,岁末年初是期待来年丰收之时,月应孟陬(农历正月)则意味着万物开始复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淑气訚訚调律琯,群生啿啿沐春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淑气指温和宜人的气候,訚訚(音同“音同”)形容音乐和谐,这里比喻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群生啿啿(音同“音同”)则描绘了万物在春天的沐浴下生机勃勃的情景。

尾联“武成敢诩尧封廓,敬久还求禹甸治”表达了对古代圣君如尧、舜、禹治国理念的敬仰与追求,武成不敢自夸拥有他们的功绩,而是希望长久地遵循他们的治理之道,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弘历对自然、农业、社会和谐以及历史治世的深刻理解与向往,展现了其作为帝王的治国理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贺生日诗

庆系来从沁水园,勋门妇德众称难。

旧闻孟母无欺语,新得嫦娥不老丹。

行见綵衣添衮绣,更饶文砌拥芝兰。

却须剩种黄金菊,留待年年献寿看。

(0)

赠李子从三十韵

落落将家子,堂堂儒者宗。

虹蜺蟠志气,天地贮心胸。

骨秀霜含树,神清瀑挂峰。

才应过八斗,业已足三冬。

灯壁曾闻凿,萤纱屡听缝。

书从蒲叶写,诗向锦囊封。

醉把乾坤揖,吟将风月供。

挥毫珠错落,吐论玉铮鏦。

逐逐儒林虎,昂昂墨海龙。

文踰韩吏部,学切郑司农。

雨露恩将及,风云运正逢。

海深鲲定化,霄远鹤须冲。

汝乃今王粲,予非昔蔡邕。

敬蒙修客刺,特辱造宾墉。

遂辟膺门纳,因施孺榻容。

礼贤台再筑,待客黍频舂。

磨讲诗千首,欢谐酒一钟。

笑谈风对起,论难剑交锋。

篇什回环数,缄题往复重。

共将诸子探,同把异端攻。

闻见输君博,赓酬愧我慵。

便当思阁笔,何敢更撞钟。

棠舍经宵会,琴堂累日从。

并行花县密,同坐柳阴浓。

出处汉四皓,情怀楚两龚。

淡闻君子水,久见大夫松。

正喜陪谈柄,应难别去踪。

短亭情黯黯,南浦恨匆匆。

负笈游洙泗,担簦往辟雍。

相如行有日,非久客临邛。

(0)

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其三

鸿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飞。

征人难为思,愿逐秋风归。

(0)

赵千里山水长幅

苍山高处白云浮,楼阁参差带远洲。

千尺虬龙依绝壁,一群鹳鹤唳清秋。

山翁有约凭双屐,野客无心溯碧舟。

最是霜林好风景,居然咫尺见丹丘。

(0)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0)

南堂五首·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