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旦朝回口号》
《岁旦朝回口号》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

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知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敢言(gǎn yán)的意思:指敢于直言不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星河(xīng hé)的意思:形容星星点点,繁多众多。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知命(zhī mìng)的意思:接受自己的命运,不抱怨或反抗。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岁旦朝回口号》,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对生命态度的深刻体悟。诗人以“星河犹在整朝衣”开篇,表达了他夜晚拜访归来时,天边还残留着星辰之美,而自己则已穿上整洁的朝服,准备参加早朝的仪式。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体现出诗人对时间和生活的郑重态度。

接着,“远望天门再拜归”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权力和命运的一种敬畏之情。天门在这里象征着最高的统治者或者是自然界的力量,诗人远望天门,再次行礼,这不仅是对上天或至高无上的力量的敬拜,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认知和接受。

第三句“笑向春风初五十”中,诗人以半生熟的语气,自嘲年过五十,却仍未能完全领悟生命之谜。这里的“笑”字包含了一种超脱和豁达,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态度,即便是面对未知与困惑,也不失轻松自在。

最后,“敢言知命且知非”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这里的“知命”指的是了解和接受自己的生命轨迹,而“知非”则是指对于世间是非的明辨。在这个年龄节点上,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正确与错误的分辨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杜牧深邃的思想和他特有的文学才华,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达观人生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鹊踏花翻.健儿吹笛

十上燉煌,三过代郡,翩翩绣袷黄金勒。

曾在仆射营门,塞女如花,偷谱李谟银雁笛。

长城夜月一轮孤,沙场战马千群黑。今日。

鬓点霜花谁识。故国何年归始得。

几遍闲寻旧曲,才当入破,又犯龟兹急。

合阳城外遇乡人,一声红豆春衫湿。

(0)

洞仙歌.善权洞

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夸父愚公费裁剪。

看千螺倒矗,万笏斜垂,铺碧藓,一屋闲云自键。

玲珑光上下,一串银房,偏借虚空累层甗。

洞底洞还生,下有泉鸣,声声乱、云中鸡犬。

只石怕春寒悄无人,却走入墙阴,化成雷篆。

(0)

新荷叶.本意

绿缬成帷,江妃纤手初纫。

叠遍钱钱,较花饶有清芬。

莲舟出浦,水云宽、碧到无痕。

娇擎翠盖,彩鸳稳护腰身。

风起青蘋,才低旋举缤纷。

戏洒泉珠,侧盘泻玉倾银。

摘时须早,怕秋来、最不宜人。

后湖衰柳,同他一样消魂。

(0)

行香子.回舟即事

红树槎枒,绿水周遮。荡舟回、水驿烟斜。

一樽似梦,万事如麻。叹吾衰也,行不得,住为佳。

极天烽火,依然此地,小楼前、人戴黄花。

船头侧听,不是悲笳。是前溪口,新月底,拨琵琶。

(0)

渔家傲.齐河县

旬日崎岖行左担,征车确荦投山店。

鲁酒何如愁思酽。心情减,白头彩笔浑相赚。

竟有估帆三四点,枫根也繫斜阳缆。

新月初黄偏滟滟。铺竹簟,笛声快作伊州犯。

(0)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

无菊底须愁,桂花香正幽。与诸君、且筑糟邱。

不记昨宵重九节,风雨里,怕登楼。

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任古来、割据孙刘。

龙额岸头浑不羡,偏只爱,内黄侯。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