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惊顾(jīng gù)的意思:惊讶和害怕到不敢再看。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群处(qún chǔ)的意思:指多人共同居住或共事的地方。
世网(shì wǎng)的意思:指世间人世纷杂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世间的纷争和纠纷。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无全(wú quán)的意思:没有完整、全面
远世(yuǎn shì)的意思:指距离现在很久远的时代或世界。
周穆(zhōu mù)的意思:周穆是指周朝时期的国君周穆王,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注释
- 群处:独处。
空山:寂静的山林。
迹:足迹。
深松:深深松树。
周穆:周穆王。
狼:狼。
秦人:秦国人。
马:马。
惊顾:猛然醒悟。
远世网:尘世的束缚。
脱质:逃离官场。
田野:田野。
谁思:又有谁会想到。
充腶脩:充实生活。
自是:然而。
无全者:完整无缺的人。
- 翻译
- 独自身处寂静的山林,足迹留在深深松树下。
周穆王曾误认狼为马,秦国人对此感到惊讶。
猛然醒悟于尘世的束缚,决定逃离官场回归田野。
又有谁会想到要充实生活,然而在这世上,完整无缺的人并不多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鹿》,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诗中通过描绘鹿在深山中的隐逸生活,展现了其与世隔绝、自由自在的状态。"群处空山中,迹在深松下"描绘了鹿在山林间悠然的生活场景,"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马"则借典故暗示鹿在人们眼中可能被误解或忽视,但鹿却对此毫不在意,选择远离尘世束缚,"脱质去田野"表达其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解脱。最后两句"谁思充腶脩,自是无全者"揭示了鹿的内心世界,它宁愿保持完整,不求被人理解或利用,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意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出梅尧臣清新自然的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
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
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邦之父兄皆惜其去。
虽公亦将留焉而不可得也。
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
”酒酣,赋诗以别,従而作者三人。
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
遂相与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余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宋·苏辙】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邦之父兄皆惜其去。虽公亦将留焉而不可得也。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酒酣,赋诗以别,従而作者三人。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遂相与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安边本余事,清赏信良图。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067c6905c97388109.html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远客徒为尔,江边有故丘。
江洲信广大,凫雁任漂浮。
好事时携酒,归心久倦游。
还乡定衰老,朋友肯相收。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
德业真无忝,勋名但未充。
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
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
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疋素,洪口转千车。
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懒思久废诗,拨不堪酒。
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后。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
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