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峡 州 楚 塞 楼 宋 /王 之 道 江 向 西 陵 势 渐 平 ,万 山 环 合 翠 峥 嵘 。须 知 楚 国 尝 为 塞 ,不 为 涪 翁 浪 得 句 。人 若 此 贤 真 俊 杰 ,楼 还 旧 观 焕 神 明 。临 风 每 听 滩 声 咽 ,似 怨 张 仪 作 暮 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涪翁(fú w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状态。
环合(huán hé)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交错、相互联系。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俊杰(jùn jié)的意思:指才华出众、英勇豪杰的人。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山环(shān huán)的意思:指山峦环绕,形成环抱之势。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西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们追念故人时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注释
- 江:江河。
西陵: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宜昌附近。
势:地势。
渐:逐渐。
平:平坦。
环合:环绕。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楚国: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
尝:曾经。
塞:边防要地。
涪翁: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但具体身份不明。
浪:无端。
得名:获得名声。
人:人。
若:如果。
此:这。
贤:贤能。
真:真正。
俊杰:杰出人才。
楼:楼阁。
还:恢复。
旧观:旧有的景象。
焕:焕然一新。
神明:光彩照人。
临风:面对着风。
每:常常。
滩声:江滩的水声。
咽:低沉。
似:好像。
怨:责怪。
张仪: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暮横:晚来的横祸。
- 翻译
- 江流逐渐转向西陵,地势变得平坦,四周被万座青山环绕,翠绿峻峭。
要知道,楚国曾在这里设防,而非仅仅因为涪翁才闻名遐迩。
如若有这样贤能的人才,这座楼也会因他的光芒而重生。
每当风吹过,滩声低沉,仿佛在埋怨张仪的晚来横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水向西陵流去,两岸山势渐趋平缓,万山环抱形成翠绿的屏障。诗人提醒我们,这个地方曾是楚国的边塞,但并非因为涪水而出名,而是有着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里,有贤能俊杰之士,他们重建旧楼,使得这处观景之地焕发出神明之气。
诗人在临风之时,每当听闻滩声,就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怨恨,这种感觉就像是张仪晚年时的那份无奈与不甘。当时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的策略和智谋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但到了暮年,张仪也曾有过失意和无力的感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落寞的同情,以及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思赠远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沈。
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嵚。
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
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
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
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
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