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雪泞缓春晴,十里烟堤绿未明。
《新柳词》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初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秦淮雪泞缓春晴”,以“秦淮”点明地点,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接着,“雪泞缓春晴”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雪尚未完全融化,路面略显泥泞,但春日的阳光已经渐渐驱散了冬日的寒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这一句通过对比,巧妙地表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第二句“十里烟堤绿未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十里长堤上,烟雾缭绕,绿意盎然,但春天的色彩还未完全显现,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契机。这里运用了“未明”的表达,既是对春天未至的期待,也是对生命复苏的隐喻。
第三句“早是酒旗歌板地”,将视角转向了人间烟火,通过“酒旗”和“歌板”这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元素,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欢聚一堂、畅饮歌唱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乐趣,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隔江风浪卷芜城”,则以一种动态的视角收束全诗。江面的风浪仿佛卷起了芜城的尘埃,暗示着外界的动荡或变化,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这里的“芜城”可能象征着某种旧事物的消逝,而“风浪”则预示着新生的力量正在涌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春天来临之际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类社会的活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共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拆字蔡生
至顺三年苦寒月,梅月不拆梅树拆。
今日蔡家帘肆前,拆字拆作风花裂。
书生贫病字撑肠,识字不识煮字方。
字字拆来方可煮,煮作吴中菰饭香。
我今林居交木石,妖祥祸福无留迹。
六画吐尽一画无,岂复有字从君拆。
古人作字留世间,因君破碎断复联。
此术若在造字年,未成已拆何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