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寿 安 县 甘 棠 馆 御 沟 唐 /杜 牧 一 渠 东 注 芳 华 苑 ,苑 锁 池 塘 百 岁 空 。水 殿 半 倾 蟾 口 涩 ,为 谁 流 下 蓼 花 中 ?
- 注释
- 渠:渠道。
东:东方。
芳华苑:美丽的园林。
苑锁:园林封闭。
池塘:湖泊。
百岁空:百年无人问津。
水殿:水上宫殿。
半倾:倾斜了一半。
蟾口涩:月牙形入口堵塞。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
- 翻译
- 一条渠道向东注入芳华苑,苑中的池塘百年来空寂无声。
宫殿的一半倾斜,月牙形的入口变得滞涩,水流向何处,只在蓼花丛中流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情感。开篇“一渠东注芳华苑”,画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一条小溪流向东方的花园,水流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预示着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苑锁池塘百岁空”则转而描写了时间的流逝和沧桑变迁。花园中的池塘虽经历了百年的时光,但现在却显得空旷无人,给人以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三句“水殿半倾蟾口涩”中,“水殿”指的是水边的亭台楼阁,而“蟾口涩”则形象地描绘了月牙池中的荷花已经凋谢,表达了一种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哲理。
最后,“为谁流下蓼花中”,诗人以蓼花的流水自问,又或者是对周围环境发出了疑问。蓼花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高洁,水流则象征了时间的不断推移。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志新遣介致书馈以巴源纸黄甘珠榄大栗鹅鲊枯虾为饷戏作长句为谢
巴江新捣万谷皮,褚生粉面肤凝脂。
故人千里持寄我,落笔宛宛天投霓。
绨囊丹果十袭包,爆栗飞烬石火敲。
红盐著树落青子,香雾噀手披黄苞。
苍鹅无罪见菹醢,苦酒濯之光五采。
虾跧久已成枯腊,咫尺波涛渺江海。
客舍争席纷满前,馈羹不复五浆先。
殷勤重饷有吾子,两夫担荷赪其肩。
诗赠竹庵静老人
争名计身后,逐利了目前。
道人一弹指,永断三生缘。
起灭水上沤,聚散风中烟。
纷纷阅凋谢,东海今桑田。
缟发茁枯颅,秀眉覆两颧。
已超人天上,遂拍佛祖肩。
茅斋立万竹,荫此碧玉椽。
绿暗云扰扰,清涵露娟娟。
我老无家舍,馀地寄一廛。
不辞供井硙,辛苦送华颠。
别如老
同舟无胡越,四海皆弟兄。
吾人虽晚接,一笑盖已倾。
我老未闻道,意行堕沟坑。
逢人得推骂,知非愧平生。
世乱识真态,涂穷见真情。
曳杖扣禅扃,撞钟听靴鸣。
小窗风雨夜,对此一榻横。
吾身如木偶,春至不复荣。
岂无三宿恋,天雨方流行。
去去得首邱,归田克残更。
余南迁次临川奏庐陵道属闻盗掠高安新淦之间少留仙游山道祠是时庭下木犀花盛开漫山皆大松一峰苍然终日游愒其下各赋诗一篇·其二
历历水中榆,地远连玉京。
抡材上华屋,袅袅黄金茎。
苍官表独立,垂胡交缦缨。
根深崖峤壮,势压山岳倾。
万牛挽不回,老气空峥嵘。
夜半风雨会,岁晚龙蛇升。
我来不忍去,绕树三匝行。
珍重金石交,待我烹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