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驻颜丹,人间不知宝。
- 鉴赏
此诗《对菊》由明代诗人王养正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首句“仙人授锦囊”,以仙人赠予锦囊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锦囊中藏有“百年草”,这里的“百年草”并非实指草药,而是象征着长生不老之物,暗喻了诗人对于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本是驻颜丹”一句,进一步揭示了“百年草”的真正含义——它具有保持青春、延缓衰老的功效,如同驻颜丹一般神奇。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寄托了其对美好容颜、青春永驻的渴望。
然而,“人间不知宝”则点出了这一珍贵之物在世间被忽视的事实,强调了它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内在美、忽视真正价值的感慨。
整体而言,《对菊》一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手法,将对菊花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菊花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代表了高洁、坚韧的品格,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麓画华清宫图
天宝遗事今几年,华清楼殿非人閒。
五家罗绮隘山谷,驱入尺纸天工闲。
豆分绣岭线泾渭,人物微茫才位置。
想当睥睨下笔时,两眼犹能书细字。
乃知棘端可以造沐猴,巧夺造化非人谋。
胸中度世乃吾事,坐令千里当双眸。
明皇初心小姚禹,肯比金陵一孱主。
一盼聊为妖姬留,奈何坐此覆神州。
太白西去有鸟道,蜀山秦树令人老。
浮云一蔽渔阳城,禄山马饱宫前草。
恩流四海一玉环,胡儿不合窥潼关。
至今脂泽下蟾口,时有饮鹿疑神奸。
岂知水洗凝脂滑,一掬伤心马嵬血。
多年鬼火化为碧,还绕离宫送行客。
龙嵓几度过华清,笔端山高水泠泠。
呜呼兴废今已矣,祗有丹青留典型。
画诗双绝兼书工,留传逊公到松公。
今年盗入妫川东,火烧塔寺一洗空。
松公间关来帝里,一身与画同生死。
吾闻挈瓶之智不假器,支郎大胜潼关骑。
《南麓画华清宫图》【金·赵秉文】天宝遗事今几年,华清楼殿非人閒。五家罗绮隘山谷,驱入尺纸天工闲。豆分绣岭线泾渭,人物微茫才位置。想当睥睨下笔时,两眼犹能书细字。乃知棘端可以造沐猴,巧夺造化非人谋。胸中度世乃吾事,坐令千里当双眸。明皇初心小姚禹,肯比金陵一孱主。一盼聊为妖姬留,奈何坐此覆神州。太白西去有鸟道,蜀山秦树令人老。浮云一蔽渔阳城,禄山马饱宫前草。恩流四海一玉环,胡儿不合窥潼关。至今脂泽下蟾口,时有饮鹿疑神奸。岂知水洗凝脂滑,一掬伤心马嵬血。多年鬼火化为碧,还绕离宫送行客。龙嵓几度过华清,笔端山高水泠泠。呜呼兴废今已矣,祗有丹青留典型。画诗双绝兼书工,留传逊公到松公。今年盗入妫川东,火烧塔寺一洗空。松公间关来帝里,一身与画同生死。吾闻挈瓶之智不假器,支郎大胜潼关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967c6c4477f8a0852.html
咏水碓
世人多机心,技巧变淳古。
水碓谁始有,石臼而木杵。
决流注其尾,尾抑首自举。
其法如权衡,轻重司仰俯。
浮沈刻漏箭,动息记里鼓。
木牛转刍粟,摽弓殪貔虎。
碾碓出一律,桔槔何足数。
我昔居村落,升合给爨釜。
晨吹课婢仆,茧足辞艰苦。
是时此未识,自笑愚且鲁。
细思乃诡道,抱瓮应不取。
文公圬者传,信矣无浪语。
食焉怠其事,殃祸尝因睹。
耕锄沥汗血,犹水旱风雨。
况尔饱无功,天意恐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