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为伺晨鸟,举舌催天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慕(bēi mù)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感到悲伤和羡慕。
俦侣(chóu lǚ)的意思:形容志趣相投、关系密切的朋友或伴侣。
东隅(dōng yú)的意思:指东方的边缘地区。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君马(jūn mǎ)的意思:指君主骑马,形容君主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样子。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缺月(quē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圆,缺少一部分。
伺晨(sì chén)的意思:早晨等待黎明。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仰瞻(yǎng zhān)的意思:仰望,向上看;向高处瞻仰。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诗九首(其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通过马的哀鸣和人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氛围。
首句“萧萧君马鸣”,以马的哀鸣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忧伤与孤独。接着“夜夜闻歌声”则引出另一情感线索——歌声,形成对比,突显出主人公的孤独感。马的悲鸣与无人应和的歌声,象征着主人公在情感上的孤寂与渴望被理解的心声。
“马悲慕俦侣,独歌谁和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马因思念同伴而哀鸣,人因孤独而歌唱,但无人回应,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感和对陪伴的渴望。
“结束下空阶,仰瞻霜与露。”描述了主人公从室内走向室外,抬头望向霜露,这一动作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思考。
“缺月衔东隅,旄头没何处。”月亮半隐于东方,旄头星(古代占星术中代表战争的星象)消失在远方,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事物的怀念。
最后,“思为伺晨鸟,举舌催天曙。”主人公希望成为一只早起的鸟儿,用叫声唤醒黎明,寓意着他渴望打破孤独,迎接新的开始,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对友情、爱情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连州吟·其二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难任。
唯凭方寸灵,独夜万里寻。
方寻魂飘飖,南梦山岖嵚。
髣髴惊魍魉,悉窣闻枫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无所侵。
贤人多安排,俗士多虚钦。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
愿君保玄曜,壮志无自沉。
大梁送柳淳先入关
青山辗为尘,白日无闲人。
自古推高车,争利西入秦。
王门与侯门,待富不待贫。
空携一束书,去去谁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