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清 景 堂 宋 /文 同 公 外 捐 尘 虑 ,闲 中 见 物 情 。蕉 花 红 炬 密 ,竹 节 粉 环 轻 。燕 泊 帘 钩 语 ,蜂 寻 笔 架 鸣 。静 能 知 此 趣 ,吃 吃 笑 劳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架(bǐ jià)的意思:指用来支撑书写工具的架子,比喻支撑文字、文章的基础。
尘虑(chén lǜ)的意思:指琐碎的忧虑或烦恼。
吃笑(chī xiào)的意思:吃笑是指被人嘲笑或取笑。
吃吃(chī chī)的意思:形容笑声连续不断,笑声连成一片。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节粉(jié fěn)的意思:指节制饮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帘钩(lián gōu)的意思:指借助帘子上的钩子,暗中窥探他人隐私或偷窥他人秘密。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中见(zhōng jiàn)的意思:指能够从一件事物的局部看出整体的特点或本质。
竹节(zhú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性格或行为像竹子一样坚韧、刚直、不屈服。
- 翻译
- 在公务之外抛开忧虑,闲暇时品味万物之情。
繁密如火炬的芭蕉花,轻盈如粉环的竹节。
燕子停在帘钩上低语,蜜蜂在笔架旁嗡鸣。
在这宁静中领悟乐趣,轻轻嘲笑忙碌的人生。
- 注释
- 公:公务。
外:之外。
捐:抛弃。
尘虑:世俗忧虑。
闲中:闲暇时光。
物情:自然之理,世间之情。
蕉花:芭蕉花。
红炬:红色火炬状的花朵。
密:密集。
竹节:竹子的节段。
粉环:比喻竹节白皙的部分。
轻:轻盈。
燕泊:燕子栖息。
帘钩:挂帘的钩子。
语:低语。
蜂寻:蜜蜂寻找。
笔架:放置毛笔的架子。
鸣:发出声音。
静:宁静。
知:领悟。
此趣:这种乐趣。
吃吃笑:轻笑。
劳生:忙碌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画面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烦恼,在安逸的环境中观察万物之情,显示出一种超脱与淡泊。"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发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细致入微的情感观察力。
接下来的"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则是通过燕子停歇在窗棂上的情状和蜜蜂围绕着笔架的动态,展示了家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活跃。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中小事的珍视。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表达了诗人在平和宁静的状态下领悟到了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这里的"吃吃"是诗人的微笑声,表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劳生"则是对世间繁杂劳苦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家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意趣,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独到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中望勾漏
迢递策敝车,言寻稚川子。
风雨何凄其,荡然涤尘滓。
濛濛山下云,泠泠峡中水。
云水幽以深,径路凭谁指。
丹灶突无烟,白石徒齿齿。
至今不可攀,邈焉怀斯理。
我家西山阳,许令实同里。
玄都计非遥,赤县更伊迩。
冲举遽难期,沈沦恒自耻。
孺子傥可言,请为公纳履。
寄远
征夫往幽燕,贱妾住吴越。
参商二十载,绿鬓生华发。
年年望蜚鸿,目断愁不歇。
秋尽冬复春,叶落花更发。
恨君顾妾身,不如天上月。
月行几万里,东出复西没。
天东出夜光,夜光频照妾。
妾容谩比花,君情遽如叶。
念欲走从君,河广讵可涉。
燕赵多美人,颜色皎如雪。
所乐在新知,谁复念离别。
雪性本飘荡,雪质易亏缺。
何如贱妾心,不转坚似铁。
君看望夫石,千载名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