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奔亡道中五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亭伯去了哪里呢?李陵投降还未归来。
他的忧愁面容变得如同大海的颜色,身着短服也改换成胡人的衣物。
- 注释
- 亭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某位官员。
去:离开。
安在:在哪里。
李陵:西汉将领,因战败投降匈奴。
降:投降。
未归:还没有回来。
愁容:忧虑的表情。
变:改变。
海色:形容深沉、广阔,比喻愁绪深重。
短服:短衣,古代汉族男子的日常服装。
改:更换。
胡衣:胡人的衣服,指异族服饰。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与流离失所之民的诗句,充满了对英雄不再、国事沦丧的深沉哀思。"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亭伯即是古时的一位将领,而李陵则是唐朝有名的将军,他在边塞抗敌时因兵败被迫投降,这里提及他们的命运转折,表现出诗人对英雄末路的无限感慨。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两句则通过形象鲜明的描写,展现了战乱中人民的痛苦与变迁。"愁容"指的是满脸忧愁的表情,而这忧愁之情已如大海一般深广;"短服改胡衣"则意味着汉族之人因战乱被迫穿上了胡人的衣服,暗示了民族文化的冲突与混同。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关注,更表达了他对于英雄不再、国土沦丧的深切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杏林曲
君不见萧御医,何年种杏成杏林,霞蒸日烂开芳甸。
门庭垂实虎昼守,飞花九陌人人羡。
菊泉橘井俱仙灵,岂如万树春风散。
今皇御医皆不贱,麒麟绯袍常引见。
奉诏时翻本草经,承恩数锡仙桃宴。
君今一身官未尊,白头抱艺趋金门。
轻财重义世罕比,起死回生不自论。
林中有草金光映,服食可以延寿命。
萧君萧君进此药,令我皇帝万岁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