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天高气爽,风轻云淡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通过“天风吹絮云”这一形象,展现了秋风拂过,云朵轻盈飘动的动态美。接着,“一空霁景与秋分”则点明了此时正是秋分时节,天空澄净,景色如洗,与秋季的清爽相得益彰。
“香含华黍西成近”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农事活动联系起来,暗示着秋季作物即将成熟,丰收在望。这里的“华黍”指的是成熟的谷物,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心为宜旸慰且欣”,表达了诗人对适宜天气的欣慰和喜悦之情,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与满足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一同纫兰四妹作,即呈雪兰大姊、蘅芳、蓉岑两妹,并怀顾羽素表妹,无锡王畹兰五妹
记得深闺邀女伴,相逢又早初春。
愔愔小语伴黄昏。茶烟青绕榻,帘影绿于云。
行向花阴同觅句,擘笺细写回文。
最怜小妹太憨生。戏拈双蛱蝶,替样画罗裙。
西子妆.月夜怀玉清仙馆
媚脸藏春,烟眉锁恨,料得晚妆初卸。
阑边月子正弯弯,记年时、凭肩清话。帘钩写挂。
被风揭、画罗裙衩。昵人前,只鸦鬟未整,钗儿溜也。
怜今夜。旅客蛮江,飞梦红楼罅。
知卿拥髻不成眠,掩双扉、漏阑灯灺。伴伊兰麝。
定添个、影儿如画。蓦惊回,又是晓钟敲乍。
湘春夜月.竹仙武陵寓书,谓素缘词债,当有偿矣。谱此以践夏初之约
乍来时,一帘斜月黄昏。
记取小语衣边,分赠与啼痕。
欲倩灵蛛写怨,怕蛛丝太弱,不织回文。
怪烛偏阑转,忽携黯省,各自含颦。
一团赪玉,明妆照水,天为谁春。
惜别帘笼,空自有、翠鹦凄语,分付愁人。
迢迢瘴岭,只梦中、曾见朝云。
问甚日,向灯前拥髻,拭伊粉泪,沾湿罗巾。
庆春宫.雪后
山市驰橇,冰坛竞屐,胡天朔雪初乾。
已霁仍严,将融又结,疏林惯写萧闲。
风裁争峻,指松柏、相期岁寒。
飘零休诉,人远天涯,树老江潭。年时苦忆长安。
云斗尖叉,吟兴遍酣。
官阁梅花,梁园宾客,梦痕一样阑珊。
暮秋千叠,拥云气、横遮乱山。
凄迷谁见,鸿爪西洲,马首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