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耻过(chǐ guò)的意思:感到羞愧和惭愧,因为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而感到不好意思。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过情(guò qíng)的意思:过分地表达情感或感情用事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遐迩(xiá ěr)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 鉴赏
这首诗《奉别乡邻亲友》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吴与弼所作。吴与弼作为一位深谙儒家之道的学者,其诗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
首句“流传遐迩尽虚声”,意指那些在远方传颂的名声,往往都是空洞无物的虚名。这反映了吴与弼对于名誉和虚名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依赖于外界的评价或传播,而应源于内心的修养和实践。
接着,“君子从来耻过情”一句,强调了君子之风在于节制情感,避免过度的情感表达。君子应当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不为外界的赞誉或批评所动,体现了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
“惜别误蒙乡里敬”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乡亲们尊敬之情的自谦。在离别之际,他可能感受到了乡邻们的敬意,但内心却认为自己并不配得如此高看,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最后一句“匪才何以答升平”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太平盛世的期待与责任感。他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才能,就无法真正回应这样一个繁荣和平的时代,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与对社会贡献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吴与弼对名誉、情感、离别和时代责任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要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石草上人
十三学剑耻专诸,十六挥毫赋子虚。
床前红粉床头酒,厩里骅骝邺架书。
悲风动地倾巢垒,旧国无家归燕子。
慷慨悲歌痛陆沉,重胝累茧徒为尔。
男儿无命不封侯,谁料衣冠变楚囚。
终离徽纆辞尘土,长恋龛灯作比丘。
同病相怜三十载,频年多难形骸在。
与君文酒共谈心,屑屑绪言殊未改。
我欲亲君且避人,时向招提寄此身。
绳床促膝常相对,同话三山海上尘。